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深圳藍通光電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697發布時間:2013-10-31
大江晚報報道,隨著蕪湖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霓虹燈、LED屏燈光在夜晚閃爍,即便在晚上也讓城市猶如白晝。然而,每當夜幕來臨,不少市民卻頭疼不已,光污染已經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生活。但由于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光污染”的法律法規,使得光污染治理存在無法可依的尷尬境地。對此,受影響的市民呼吁,希望霓虹燈能適時關閉。
LED屏幕夜晚照亮臥室
市民趙女士家住在鬧市區,兩個臥室和一間客廳的窗戶都朝南,每到晚上,附近的一大型商業廣場的LED屏和霓虹燈都將家里照得很亮。“商業廣場的確方便了住在附近的居民,但晚上這些光源把房間照得很亮,都能穿透我家臥室的窗簾。”趙女士抱怨道,“每天晚上都這樣實在*,無奈之下,我只能把家里的窗簾都加上了一層遮光簾。”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市民都有這樣的困擾。“霓虹燈、LED大屏幕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象征,我們不能要求這些東西消失不見。”家住北京中路的陳表示,對于中心商業區、廣場等安裝霓虹燈可以理解,但希望霓虹燈的使用不要影響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LED屏幕上的廣告是不停變化的,每到晚上關掉燈以后,家里不但像點著燈,各種光晃來晃去,顏色變來變去,很影響睡眠。”陳建議,“要是每天晚上10點半以后,霓虹燈能夠關掉就好了,這樣既不擾民還省電低碳”。
各類光源廣告“亮瞎眼”
對于這個問題,一些市民通過網絡搜索才知道,其屬于“光污染”。“以前只聽過什么空氣污染、噪音污染,但是沒想到,這個光也是一種污染啊。”趙女士說。對于“光污染”,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后發現,“光污染”這個詞是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是指過量的光輻射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現象,如人工白晝。
夜晚降臨后,記者在市區一些地方進行了探訪。在中山北路與黃山西路交叉路口,記者看到一個大型屏幕正播放著廣告,大屏幕所發出的各種光線不停變換,射出的光亮十分刺目。在市區步行街一些商場超市,各樓體外部布滿了燈光,把商場、超市樓體在夜晚下襯托得十分明亮,商場以及超市門口及附近的路面和房屋也在這些燈光的照射下十分明亮。
在北京西路與中山北路交叉口,記者看到,行人大多行色匆匆,碰到紅綠燈時,一些市民會抬頭注意廣告屏的閃爍,一些司機在等紅綠燈時偶爾會注意看上面播放的廣告。出租車司機金表示,每次經過該處的大屏幕廣告時,總感覺很刺眼,屏幕跳動的畫面像是對面的車輛在閃大燈。“有時在紅綠燈口處的戶外LED廣告畫面來回切換,感覺像被拍了一樣,會不自覺突然放慢車速,容易造成后車的追尾。”
存法律法規監管空白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光污染泛指損害人們觀察物體的能力,引起人體不舒適感和損害人體健康的各種光。依據不同的分類原則,上一般將光污染分白亮污染、人工白晝和彩光污染。其中,人工白晝是指夜幕降臨后,廣告燈、霓虹燈閃爍奪目,令人眼花繚亂。
記者調查發現,蕪湖市夜間面積較大的霓虹燈、LED屏主要集中在市中心附近高樓,特別是一些商場、超市門口。其他還包括大部分商鋪、飯店等,且絕大多數都是徹夜亮著。據悉,眼睛長期暴露于光污染環境中,視網膜和虹膜都會受到損害,導致視力下降,白內障等眼病的發病率會增高。對孩子來講,光污染還會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使患近視的風險成倍增加。
對此,12369環保投訴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在光污染方面,由于國家還沒有統一的監測標準和監測方法,存法律法規監管空白,“光污染”的認定也沒有可供參照的標準。如果市民因為“光污染”的問題向市*進行投訴的話,市*也會受理,他們會去對光源進行實地測量,從而確定解決辦法。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