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地鐵上線工程建設一體化管理平臺
閱讀:2301發布時間:2013-4-8
如何才能科學防控地鐵工程建設廉潔風險?近日,記者了解到,廣州市地鐵總公司運用信息技術,在國內軌道交通行業建設一體化項目管理平臺,對新線建設全過程實施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信息化管理,基本實現管理手段由“人腦”向“電腦”轉變。
該公司以一體化項目管理平臺為載體,規范地鐵工程建設流程、協同參建各方資源,實現“三全”智能化管理,將12條在建及將建新線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合同管理、質量安全等10余類數千項業務統一納入一體化項目管理平臺,共享信息資源、暢通管理渠道,防止權力“分散運行”,有效控制廉潔風險。
據介紹,該公司將地鐵新線建設各參建方職責、各業務流程標準、各操作環節指引,融入一體化項目管理平臺,壓縮關鍵權力自由裁量空間,防止權力“脫軌運行”,有效預防廉潔風險。首先,以工序為單位,在系統中明確施工方的施工組織、現場管理、業務申請。其次,總結20年來地鐵工程建設經驗教訓,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及標準近1000項。再次,針對計量支付、合同變更、竣工結算等關鍵環節,制定申報、審核、審批等1500余條操作指引。
此外,該公司從管理現場和管理系統兩個維度,事前、事中、事后三個層面,開展360度監督檢查。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先行在六號線、九號線工地出入口、基坑、隧道、材料加工場等關鍵部位,安裝近1000套視頻監控設備及門禁管理系統,對項目負責人是否在場、人員進出是否登記、公有財產是否流失、施工操作是否規范等情況,實施“全天候”、“無盲區”監控。
公司還充分利用業務運行全過程網絡化、電子化、檔案化的特點,對施工過程的建筑材料使用、工程量計量等進行攝影攝像,上傳系統,隨時倒查業務流轉痕跡,準確鎖定每項業務的具體內容、關鍵時間節點和主要責任人,建立完善了“全施工過程可追溯”的管控模式,有效防控“權力尋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