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國內各智慧城市建設經驗
閱讀:514發布時間:2013-8-22
國內部分城市已經在智能城市建設方面先行一步,積累了一些實踐經驗。但是國內的智慧城市建設目前還在探索階段,建設工程大多具有投資規模大、建設內容多、運行周期長、風險影響高等特點。智慧城市運營商貝爾信認為,總結當前智慧城市的建設經驗,有助于準備開展以及正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地方政府借鑒。
*,完善政策法規與標準,保障智慧城市建設秩序
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設法規和鼓勵政策。加快相關地方性法規的制定和落實工作,制定和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保護、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信息安全、信息產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信息共享和交換等領域的法規和制度,創造信息化發展的良好法制環境;制定信息資源管理辦法,實現政務信息內部共享及社會公開的法制化、常規化。加大政府對信息化建設的政策扶持,鼓勵社會積極參與信息化建設。
加快信息化標準制定和管理工作。根據城市信息化整合和共享的需要,制定滿足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需求的標準規范,落實智慧城市項目管理、信息安全技術和應用等領域標準規范制定工作,重點抓好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交換和共享標準的制定。
第二,加大智慧城市建設資金投入,拓寬投資和融資渠道
加大政府投入。面對智慧城市建設,建立城市信息化財政投入的長效增長機制,政府每年的基本建設、技術改造、科技經費、節能資金、中小企業發展資金、重大項目安排計劃應向智慧城市建設項目傾斜。
拓寬投融資渠道。推動政府和公共服務信息化項目外包,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和機構參與項目投資和運營。
第三,實施智慧城市人才戰略,增強全民信息素質
完善人才引進及用人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擴大培訓宣傳。
第四,強化智慧城市建設與管理,建立評估機制
規范項目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信息化績效評估指標體系。
第五,開展智慧城市合作交流,優化外部發展環境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地區間信息化交流與合作。
第六,利用*理念把握智慧城市建設前沿
智慧城市追求的目標不僅僅是基礎設施的智能化,還應該以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生活核心需求為關注點,將*的信息技術與城市經營服務相結合,在智能和互聯的基礎上,更加強調協同。
第七,完善智慧城市管理體制,加強組織領導建設。
智慧城市建設所要形成的信息互聯互通以及多部門協同要求明確統一的智慧城市建設主管部門,確立其建立健全整個城市信息化統籌協調機制,形成智慧城市建設主管部門和其他部門的協調推進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