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232-RS422-RS485標準及應用
RS-232、RS-422與RS-485標準及應用
一、RS-232、RS-422與RS-485的由來
RS-232、RS-422與RS-485都是串行數據接口標準,zui初都是由電子工業協會(EIA)制
訂并發布的,RS-232在1962年發布,命名為EIA-232-E,作為工業標準,以保證不同廠家產品
之間的兼容.RS-422由RS-232發展而來,它是為彌補RS-232之不足而提出的.為改進RS-232
通信距離短、速率低的缺點,RS-422定義了一種平衡通信接口,將傳輸速率提高到10Mb/s,
傳輸距離延長到4000英尺(速率低于100kb/s時),并允許在一條平衡總線上連接zui多10個接
收器.RS-422是一種單機發送、多機接收的單向、平衡傳輸規范,被命名為TIA/EIA-422-A標
準.為擴展應用范圍,EIA又于1983年在RS-422基礎上制定了RS-485標準,增加了多點、雙向
通信能力,即允許多個發送器連接到同一條總線上,同時增加了發送器的驅動能力和沖突保
護特性,擴展了總線共*圍,后命名為TIA/EIA-485-A標準.由于EIA提出的建議標準都是
以“RS”作為前綴,所以在通訊工業領域,仍然習慣將上述標準以RS作前綴稱謂.
RS-232、RS-422與RS-485標準只對接口的電氣特性做出規定,而不涉及接插件、電纜或
協議,在此基礎上用戶可以建立自己的高層通信協議.因此在視頻界的應用,許多廠家都建
立了一套高層通信協議,或公開或廠家*使用.如錄像機廠家中的Sony與松下對錄像機的
RS-422控制協議是有差異的,視頻服務器上的控制協議則更多了,如Louth、Odetis協議是公
開的,而ProLINK則是基于Profile上的.
二、RS-232串行接口標準
目前RS-232是PC機與通信工業中應用zui廣泛的一種串行接口.RS-232被定義為一種在低
速率串行通訊中增加通訊距離的單端標準.RS-232采取不平衡傳輸方式,即所謂單端通訊
圖1
收、發端的數據信號是相對于信號地,如從DTE設備發出的數據在使用DB25連接器時是2
腳相對7腳(信號地)的電平,DB25各引腳定義參見圖1.典型的RS-232信號在正負電平之間
擺動,在發送數據時,發送端驅動器輸出正電平在+5~+15V,負電平在-5~-15V電平.當無
數據傳輸時,線上為TTL,從開始傳送數據到結束,線上電平從TTL電平到RS-232電平再返回
TTL電平.接收器典型的工作電平在+3~+12V與-3~-12V.由于發送電平與接收電平的差僅為
2V至3V左右,所以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雙絞線上的分布電容,其傳送距離zui大為約15
米,zui高速率為20kb/s.RS-232是為點對點(即只用一對收、發設備)通訊而設計的,其驅
動器負載為3~7kÙ.所以RS-232適合本地設備之間的通信.其有關電氣參數參見表1.
規定 RS232 RS422 R485
工作方式 單端 差分 差分
節點數 1收、1發 1發10收 1發32收
zui大傳輸電纜長度 50英尺 400英尺 400英尺
zui大傳輸速率 20Kb/S 10Mb/s 10Mb/s
zui大驅動輸出電壓 +/-25V -0.25V~+6V -7V~+12V
驅動器輸出信號電平
負載 +/-5V~+/-15V +/-2.0V +/-1.5V
表1
三、RS-422與RS-485串行接口標準
1.平衡傳輸
RS-422、RS-485與RS-232不一樣,數據信號采用差分傳輸方式,也稱作平衡傳輸,它使
用一對雙絞線,將其中一線定義為A,另一線定義為B,如圖2.
圖2
通常情況下,發送驅動器A、B之間的正電平在+2~+6V,是一個邏輯狀態,負電平在-2
~6V,是另一個邏輯狀態.另有一個信號地C,在RS-485中還有一“使能”端,而在RS-422中
這是可用可不用的.“使能”端是用于控制發送驅動器與傳輸線的切斷與連接.當“使能”
端起作用時,發送驅動器處于高阻狀態,稱作“第三態”,即它是有別于邏輯“1”與“0”
的第三態.
接收器也作與發送端相對的規定,收、發端通過平衡雙絞線將AA與BB對應相連,當在收
端AB之間有大于+200mV的電平時,輸出正邏輯電平,小于-200mV時,輸出負邏輯電平.接收
器接收平衡線上的電平范圍通常在200mV至6V之間.參見圖3.
圖3
2.RS-422電氣規定
(負載zui小值)
驅動器輸出信號電平
(空載zui大值)
空載 +/-25V +/-6V +/-6V
驅動器負載阻抗(Ù) 3K~7K 100 54
擺率(zui大值) 30V/ìs N/A N/A
接收器輸入電壓范圍 +/-15V -10V~+10V -7V~+12V
接收器輸入門限 +/-3V +/-200mV +/-200mV
接收器輸入電阻(Ù) 3K~7K 4K(zui小) ≥12K
驅動器共模電壓 -3V~+3V -1V~+3V
接收器共模電壓 -7V~+7V -7V~+12V
RS-422標準全稱是“平衡電壓數字接口電路的電氣特性”,它定義了接口電路的特性.
圖5是典型的RS-422四線接口.實際上還有一根信號地線,共5根線.圖4是其DB9連接器引腳
定義.由于接收器采用高輸入阻抗和發送驅動器比RS232更強的驅動能力,故允許在相同傳輸
線上連接多個接收節點,zui多可接10個節點.即一個主設備(Master),其余為從設備
(Salve),從設備之間不能通信,所以RS-422支持點對多的雙向通信.接收器輸入阻抗為
4k,故發端zui大負載能力是10×4k+100Ù(終接電阻).RS-422四線接口由于采用單獨的發
送和接收通道,因此不必控制數據方向,各裝置之間任何必須的信號交換均可以按軟件方式
(XON/XOFF握手)或硬件方式(一對單獨的雙絞線).
RS-422的zui大傳輸距離為4000英尺(約1219米),zui大傳輸速率為10Mb/s.其平衡雙絞
線的長度與傳輸速率成反比,在100kb/s速率以下,才可能達到zui大傳輸距離.只有在很短的
距離下才能獲得zui高速率傳輸.一般100米長的雙絞線上所能獲得的zui大傳輸速率僅為
1Mb/s.
RS-422需要一終接電阻,要求其阻值約等于傳輸電纜的特性阻抗.在矩距離傳輸時可不
需終接電阻,即一般在300米以下不需終接電阻.終接電阻接在傳輸電纜的zui遠端.
RS-422有關電氣參數見表1
3.RS-485電氣規定
由于RS-485是從RS-422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所以RS-485許多電氣規定與RS-422相仿.如
都采用平衡傳輸方式、都需要在傳輸線上接終接電阻等.RS-485可以采用二線與四線方式,
二線制可實現真正的多點雙向通信,參見圖6.
而采用四線連接時,與RS-422一樣只能實現點對多的通信,即只能有一個主(Master)
設備,其余為從設備,但它比RS-422有改進, 無論四線還是二線連接方式總線上可多接到32
個設備.參見圖7.
RS-485與RS-422的不同還在于其共模輸出電壓是不同的,RS-485是-7V至+12V之間,而
RS-422在-7V至+7V之間,RS-485接收器zui小輸入阻抗為12k劍鳵S-422是4k健; 舊峽梢運
礡S-485滿足所有RS-422的規范,所以RS-485的驅動器可以用在RS-422網絡中應用.
RS-485有關電氣規定參見表1.
RS-485與RS-422一樣,其zui大傳輸距離約為1219米,zui大傳輸速率為10Mb/s.平衡雙絞
線的長度與傳輸速率成反比,在100kb/s速率以下,才可能使用規定zui長的電纜長度.只有在
圖4 圖5
圖6 圖7
很短的距離下才能獲得zui高速率傳輸.一般100米長雙絞線zui大傳輸速率僅為1Mb/s.
RS-485需要2個終接電阻,其阻值要求等于傳輸電纜的特性阻抗.在矩距離傳輸時可不需
終接電阻,即一般在300米以下不需終接電阻.終接電阻接在傳輸總線的兩端.
四、RS-422與RS-485的網絡安裝注意要點
RS-422可支持10個節點,RS-485支持32個節點,因此多節點構成網絡.網絡拓撲一般采
用終端匹配的總線型結構,不支持環形或星形網絡.在構建網絡時,應注意如下幾點:
1.采用一條雙絞線電纜作總線,將各個節點串接起來,從總線到每個節點的引出線長
度應盡量短,以便使引出線中的反射信號對總線信號的影響zui低.圖8所示為實際應用中常見
的一些錯誤連接方式(a,c,e)和正確的連接方式(b,d,f).a,c,e這三種網絡連接盡
管不正確,在短距離、低速率仍可能正常工作,但隨著通信距離的延長或通信速率的提高,
其不良影響會越來越嚴重,主要原因是信號在各支路末端反射后與原信號疊加,會造成信號
質量下降.
2.應注意總線特性阻抗的連續性,在阻抗不連續點就會發生信號的反射.下列幾種情
況易產生這種不連續性:總線的不同區段采用了不同電纜,或某一段總線上有過多收發器緊
靠在一起安裝,再者是過長的分支線引出到總線.
總之,應該提供一條單一、連續的信號通道作為總線.
圖8
五、RS-422與RS-485傳輸線上匹配的一些說明
對RS-422與RS-485總線網絡一般要使用終接電阻進行匹配.但在短距離與低速率下可以
不用考慮終端匹配.那么在什么情況下不用考慮匹配呢?理論上,在每個接收數據信號的中
點進行采樣時,只要反射信號在開始采樣時衰減到足夠低就可以不考慮匹配.但這在實際上
難以掌握,美國MAXIM公司有篇文章提到一條經驗性的原則可以用來判斷在什么樣的數據速率
和電纜長度時需要進行匹配:當信號的轉換時間(上升或下降時間)超過電信號沿總線單向
傳輸所需時間的3倍以上時就可以不加匹配.例如具有限斜率特性的RS-485接口MAX483輸出信
號的上升或下降時間zui小為250ns,典型雙絞線上的信號傳輸速率約為0.2m/ns(24AWG PVC電
纜),那么只要數據速率在250kb/s以內、電纜長度不超過16米,采用MAX483作為RS-485接口
時就可以不加終端匹配.
一般終端匹配采用終接電阻方法,前文已有提及,RS-422在總線電纜的遠端并接電阻,
RS-485則應在總線電纜的開始和末端都需并接終接電阻.終接電阻一般在RS-422網絡中取100
Ù,在RS-485網絡中取120Ù.相當于電纜特性阻抗的電阻,因為大多數雙絞線電纜特性阻抗
大約在100~120Ù.這種匹配方法簡單有效,但有一個缺點,匹配電阻要消耗較大功率,
對于功耗限制比較嚴格的系統不太適合.
另外一種比較省電的匹配方式是RC匹配,如圖9.利用一只電容C隔斷直流成分可以節省
大部分功率.但電容C的取值是個難點,需要在功耗和匹配質量間進行折衷.
還有一種采用二極管的匹配方法,如圖10.這種方案雖未實現真正的“匹配”,但它利
用二極管的鉗位作用能迅速削弱反射信號,達到改善信號質量的目的.節能*.
六、RS-422與RS-485的接地問題
電子系統接地是很重要的,但常常被忽視.接地處理不當往往會導致電子系統不能穩定
工作甚至危及系統安全.RS-422與RS-485傳輸網絡的接地同樣也是很重要的,因為接地系統
不合理會影響整個網絡的穩定性,尤其是在工作環境比較惡劣和傳輸距離較遠的情況下,對
于接地的要求更為嚴格.否則接口損壞率較高.很多情況下,連接RS-422、RS-485通信鏈路
時只是簡單地用一對雙絞線將各個接口的“A”、“B”端連接起來.而忽略了信號地的連
接,這種連接方法在許多場合是能正常工作的,但卻埋下了很大的隱患,這有下面二個原
因:
1.共模干擾問題:正如前文已述,RS-422與RS-485接口均采用差分方式傳輸信號方式,
并不需要相對于某個參照點來檢測信號,系統只需檢測兩線之間的電位差就可以了.但人們
往往忽視了收發器有一定的共模電壓范圍,如RS-422共模電壓范圍為-7~+7V,而RS-485收發
器共模電壓范圍為-7~+12V,只有滿足上述條件,整個網絡才能正常工作.當網絡線路中共
模電壓超出此范圍時就會影響通信的穩定可靠,甚至損壞接口.以圖11為例,當發送驅動器A
向接收器B發送數據時,發送驅動器A的輸出共模電壓為VOS,由于兩個系統具有各自獨立的接
地系統,存在著地電位差VGPD.那么,接收器輸入端的共模電壓VCM就會達到VCM=VOS+VGPD.
RS-422與RS-485標準均規定VOS≤3V,但VGPD可能會有很大幅度(十幾伏甚至數十伏),并可
能伴有強干擾信號,致使接收器共模輸入VCM超出正常范圍,并在傳輸線路上產生干擾電流,
輕則影響正常通信,重則損壞通信接口電路.
圖11
2.(EMI)問題:發送驅動器輸出信號中的共模部分需要一個返回通路,如沒有一個低
阻的返回通道(信號地),就會以輻射的形式返回源端,整個總線就會像一個巨大的天線向
外輻射電磁波.
由于上述原因,RS-422、RS-485盡管采用差分平衡傳輸方式,但對整個RS-422或RS-485
網絡,必須有一條低阻的信號地.一條低阻的信號地將兩個接口的工作地連接起來,使共模
圖9 圖10
干擾電壓VGPD被短路.這條信號地可以是額外的一條線(非屏蔽雙絞線),或者是屏蔽雙
絞線的屏蔽層.這是zui通常的接地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做法僅對高阻型共模干擾有效,由于干擾源內阻大,短接后不會形
成很大的接地環路電流,對于通信不會有很大影響.當共模干擾源內阻較低時,會在接地線
上形成較大的環路電流,影響正常通信.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三種措施:
(1) 如果干擾源內阻不是非常小,可以在接地線上加限流電阻以限制干擾電流.接地
電阻的增加可能會使共模電壓升高,但只要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就不會影響正常通信.
(2) 采用浮地技術,隔斷接地環路.這是較常用也是十分有效的一種方法,當共模干
擾內阻很小時上述方法已不能奏效,此時可以考慮將引入干擾的節點(例如處于惡劣的工作
環境的現場設備)浮置起來(也就是系統的電路地與機殼或大地隔離),這樣就隔斷了接地
環路,不會形成很大的環路電流.
(3) 采用隔離接口.有些情況下,出于安全或其它方面的考慮,電路地必須與機殼或
大地相連,不能懸浮,這時可以采用隔離接口來隔斷接地回路,但是仍然應該有一條地線將
隔離側的公共端與其它接口的工作地相連.參見圖12.
圖12
七、RS-422與RS-485的網絡失效保護
RS-422與RS-485標準都規定了接收器門限為±200mV.這樣規定能夠提供比較高的噪聲
抑制能力,如前文所述,當接收器A電平比B電平高+200mV以上時,輸出為正邏輯,反之,則
輸出為負邏輯.但由于第三態的存在,即在主機在發端發完一個信息數據后,將總線置于第
三態,即總線空閑時沒有任何信號驅動總線,使AB之間的電壓在-200~+200mV直至趨于0V,
這帶來了一個問題:接收器輸出狀態不確定.如果接收機的輸出為0V,網絡中從機將把其解
釋為一個新的啟動位,并試圖讀取后續字節,由于永遠不會有停止位,產生一個幀錯誤結
果,不再有設備請求總線,網絡陷于癱瘓狀態.除上述所述的總線空閑會造成兩線電壓差低
于200mV的情況外,開路或短路時也會出現這種情況.故應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接收器處于不
確定狀態.
圖13
通常是在總線上加偏置,當總線空閑或開路時,利用偏置電阻將總線偏置在一個確定的
狀態(差分電壓≥-200mV).如圖13.將A上拉到地,B下拉到5V,電阻的典型值是1kÙ,具體
數值隨電纜的電容變化而變化.
上述方法是比較經典的方法,但它仍然不能解決總線短路時的問題,有些廠家將接收門
限移到-200mV/-50mV,可解決這個問題.例如Maxim公司的MAX3080系列RS-485接口,不僅省
去了外部偏置電阻,而且解決了總線短路情況下的失效保護問題.
八、RS-422與RS-485的瞬態保護
前文提到的信號接地措施,只對低頻率的共模干擾有保護作用,對于頻率很高的瞬態干
擾就無能為力了.由于傳輸線對高頻信號而言就是相當于電感,因此對于高頻瞬態干擾,接
地線實際等同于開路.這樣的瞬態干擾雖然持續時間短暫,但可能會有成百上千伏的電壓.
實際應用環境下還是存在高頻瞬態干擾的可能.一般在切換大功率感性負載如電機、變
壓器、繼電器等或閃電過程中都會產生幅度很高的瞬態干擾,如果不加以適當防護就會損壞
RS-422或RS-485通信接口.對于這種瞬態干擾可以采用隔離或旁路的方法加以防護.
1.隔離保護方法.這種方案實際上將瞬態高壓轉移到隔離接口中的電隔離層上,由于
隔離層的高絕緣電阻,不會產生損害性的浪涌電流,起到保護接口的作用.通常采用高頻變
壓器、光耦等元件實現接口的電氣隔離,已有器件廠商將所有這些元件集成在一片IC中,使
用起來非常簡便,如Maxim公司的MAX1480/MAX1490,隔離電壓可達2500V.這種方案的優點是
可以承受高電壓、持續時間較長的瞬態干擾,實現起來也比較容易,缺點是成本較高.
2.旁路保護方法.這種方案利用瞬態抑制元件(如TVS、MOV、氣體放電管等)將危害
性的瞬態能量旁路到大地,優點是成本較低,缺點是保護能力有限,只能保護一定能量以內
的瞬態干擾,持續時間不能很長,而且需要有一條良好的連接大地的通道,實現起來比較困
難.實際應用中是將上述兩種方案結合起來靈活加以運用,如圖14.在這種方法中,隔離接
口對大幅度瞬態干擾進行隔離,旁路元件則保護隔離接口不被過高的瞬態電壓擊穿.
本文章內容來自:http://www.yjzhan.com/st48578/
公司名稱:天津市電纜總廠*分廠
銷售部總:畢
辦公室:
:(畢)
公司**:http://www.mkvvpdl.com/
組織機構代碼證:10950374-4
*編號:2003010105102124
營業執照注冊號:131025400055
匯款帳號:91608040020110001507
開戶行:河北省大城縣劉固獻農村信用合作社
AWG是美國線規,20AWG的標稱截面積0.519,zui小值0.509;其中使用多達的單絲可以選擇,主要看使用場合,要求柔軟的就用細絲,要保證截面積符合美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