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辨識5種常見的圖像干擾
閱讀:3996發布時間:2014-3-15
圖像信號由于線纜材質及傳輸距離及所在地理位置環境因素,對監控圖像信號都免不了會有一些電磁噪聲、電力諧波或是對地噪聲的干擾,實在很難避免,但我們仍然必須了解這些干擾源的形成原因及解決方案。
同軸電纜是使用zui廣泛的視頻傳輸介質,一般用于中短距離的圖像信號的傳輸。同軸電纜的電氣特征使得它非常適合傳送攝影機到監視器的全視頻信號(CCTV視頻信號是由分布很廣的低頻信號和高頻信號組成的)。傳送低頻信號(20Hz到幾KHz)時可以使用幾乎任何種類的導線。在實際應用中,幾乎所有導線都可以用作線。但要傳送頻率范圍在20Hz到6MHz之間的視頻信號,同時不希望有任何衰減時,就需要使用同軸電纜。
在電視監控系統中采用視頻基頻(BoardBand)傳輸是zui常用的傳輸方式。所謂基頻傳輸是指不需經過頻率變換等任何處理而直接傳送全電視信號的方式。這種傳輸方式的優點是傳輸系統簡單;在一定距離范圍內,失真小;附加噪聲低(系統信噪聲比高);不必增加諸如調制器、解調器等附加設備。缺點是傳輸距離不能太遠;一根視頻同軸電纜只能傳送一路電視信號等。
由于這種傳輸方式具有工作穩定及設備簡單等優點,因而在實際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但視頻信號頻帶很寬,并且起始頻率又很低,所以在電纜中傳輸時,其振幅及相位在低頻段與高頻段的差別就會很大。特別是在相位失真太大時,是難以用簡單的電路進行補償的。同時,基頻傳輸低頻部分很容易受到電力、、廣播等低頻干擾源的干擾。
1、廣播干擾:
由于實際應用的需要,而必須將電纜在空中架設時,這時電纜本身就相當于一根很長的天線(ANT)。由于天線效應的結果,電纜中會產生相當大的廣播干擾電壓,會在電纜外皮上產生干擾電流,這一電流通過電纜兩端接地點與地構成回路,于是在終端負載上就會產生廣播干擾信號的電壓,使干擾信號混入視頻信號中。這種干擾信號在圖像上表現為較密的斜形網紋,嚴重時甚至會淹沒圖像。如果將電纜埋在地下,或采用鉛皮電纜、平衡對稱電纜等都能較好地克服這種干擾。
2、低頻信號干擾:
電纜屏蔽層對于頻率越低的信號其屏蔽效果越差,由于這種原因使得電纜很容易引入的干擾信號,這些大概會有載波聲音,廣播電臺的發射信號等。它們容易在圖像上造成水平條紋狀的干擾紋。
3、50/60Hz電源干擾:
當系統需要在線路開始端與結束末端同時接地時,由于兩端接地電位不同及電纜外皮電阻的存在,在兩地之間引起50或60Hz的地電位差,因而產生干擾信號電壓。當干擾信號被疊加在視頻信號上時,使正常圖像上出現很寬的橫暗帶。這種情況有時嚴重時會在同軸電纜二端產生電位差,并且積蓄電壓,若無法順利透過接地放電則會在工程人員接觸接頭時產生放電會在接入設備時產生放電致使人員感電或設備燒毀情況發生。
4、二次諧波和三次諧波干擾:
諧波干擾主要表現在大電流或高電壓的電力線周圍,是電力電纜向四周的輻射信號,其頻率為2500Hz和125000Hz,主要干擾視頻信號的低頻段。
傳輸線路引起的干擾:視頻傳輸線的質量不好,特別是屏蔽性能差(屏蔽網不是質量很好的銅網的話,或屏蔽網過稀疏編織不足而都會起不了屏蔽作用)。與此同時,這類圖像線的線路電阻會過大,因而造成信號產生較大衰減,這也是加重故障的原因。同時這類圖像線的特性阻抗不是75Ω以及參數超出規定也是產生故障的原因之一。這種現象的表現形式是在監視器的畫面上產生若干條間距相等的豎立條紋干擾,干擾信號的頻率基本上是行頻的整數倍
5、不潔凈電力電源干擾:
這里所指的電源不“潔凈”,是指在正常的電源(50/60Hz的正弦波)上疊加有干擾信號。而這種電源上的干擾信號,多來自本電源中使用的設備,特別是大電流、高電壓的控制設備,對電力的污染非常嚴重,這就導致了同一電力源中的電源不“干凈”。比如本電力源中有大功率可調頻調速裝置、可控電流裝置、可控交直流變換裝置等等,都會對電源產生污染。不潔凈電源使攝影機和其它有源設備工作不穩定,進而形成電力諧波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