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號,家住重慶巴南區海天花園小區的李婆婆回到小區時,既不掏鑰匙,也不用刷卡,打開一款手機APP稍微一操作,小區大門就開了。
這是重慶巴南區*分局推進“1+5科技護城墻工程”,給小區住戶帶來的快捷與方便。
“再也不擔心沒帶門卡了”
11月3號,重慶時報記者跟隨巴南區治安支隊民警來到海天花園小區實地采訪。小區老居民李章素婆婆,今年76歲,家住小區4單元。她剛剛買菜回來,來到小區大門,李婆婆不掏鑰匙,不刷卡,而是玩起了一部智能手機,她輕點手機桌面上的APP,然后輕輕滑動手指,門就開了。
李婆婆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很安全,很方便,再也不用擔心沒帶門卡了。
民警介紹,通過對小區出入口、每棟樓門口進行改造安裝,從而升級為聯網智能門禁系統。升級后,小區的住戶,憑*領卡,民警將把住戶信息錄入系統,住戶在領卡時,就可以通過掃描下載一個門禁系統的APP,憑登記的住戶信息,即可登錄注冊,然后就可以憑手機進出小區了。
升級后的智能小區,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可以通過刷卡進入小區;年輕人直接通過手機開門。通過手機開門,要開啟流量。門禁系統也會發送一個wifi熱點,住戶不需要使用流量,也能通過手機開門。
陌生人進小區會被自動采集信息
安裝了這個系統之后,如果家里來了客人,怎么給來訪者開門呢?民警介紹,來訪者到小區大門后,主人只需通過發一個鏈接給他(她),來訪者輕點鏈接,即可開門進入小區,十分方便。
民警介紹,“1+5科技護城墻”工程的一個特點是,每單元的樓道口,都將安裝兩個監控探頭,一個是監控進出小區的人員情況,一部是對著門,防止有人對門進行破壞。
這兩組攝像頭采集到的信息,將實時傳回分局的監控中心。每個人進出小區時,攝像頭會對進入的人進行人臉識別。小區登記了的住戶,系統會自動過濾掉。但是非小區住戶的陌生人進入小區,系統會自動采集來訪者的人臉信息,并保存進系統。
巴南已有36個小區裝智能門禁
截至目前,巴南區已有36個小區安裝了聯網智能門禁系統,惠及32029戶,143244人;下一步,巴南區計劃安裝60個小區,5萬余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