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北京天誠盛業科技有限公司
閱讀:353發布時間:2017-3-22
據悉,天壇公園自2007年便推出了免費廁紙服務措施,十年時間過去了,“過度使用免費廁紙”成為了一個令人尷尬又無法制止的問題。雖然天壇公園的工作人員*宣傳提倡文明用紙,但是勸說引導的工作雖有收獲,卻并沒有帶來根本上解決的效果。
而zui近則有新聞爆出,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天壇公園部分廁所采取了“刷臉取紙”的策略,利用高科技強迫規范部分游客的行為。
在天壇公園的南門、東門和西門的公廁內,已經使用了電動的“人臉識別廁紙機”取代原本掛在墻上的手動廁紙機。取紙的游客,需站在特定的識別區,面朝廁紙機上的人臉識別屏幕,十幾秒后就會有廁紙從出紙口滑出。
“試用階段我們在南門、東門和西門三座公廁共安裝了6臺這樣的機器,而且這些機器也根據男女的平均身高分別調整高度”,根據工作人員的介紹,取紙機有著嚴格的規定。
“設置的出紙長度為每次60-70厘米,而且由原來手動廁紙機的單層紙改成了現在的雙層紙”,對于重復取紙,則是“設置了同一個人每隔九分鐘取一次紙”,對于緊急情況,“如果遇到有市民拉肚子或者其他急需用紙的情況,我們的現場工作人員會為市民直接提供廁紙”。
而根據數據的統計,這樣的機器也收獲了*的效果,一間廁所每天用紙量由20卷減到了4卷。
不過,相比于手動廁紙機,人臉識別還是在便捷性上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年輕人對新型廁紙機使用起來,相對比較從容,而中老年游客的接受程度則要艱難一點,在現場的工作人員,每天要把使用提示的這些話重復上千遍。
不過這樣的“人臉刷紙機”還處在一個試用的階段,在半個月時長的試點結束后,如市民游客反映良好,則全園推廣使用;如反映不方便,則再尋求其他方式試用。
這樣的“黑科技”也著實讓外國友人驚了個呆。
科技媒體指出,從此事可以看出,*的生物識別技術正在從智能手機普及到個人電腦,再到公共衛生間等新場景中。
CNN的報道指出,天壇公園公廁的訪客,如今需要和“一臺計算機”進行視覺接觸,才能夠獲得免費的衛生紙,這種臉部識別技術能夠防止設備給同一個人重復發放衛生紙,如果訪客需要更多衛生紙,則必須再等待九分鐘。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