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網發展趨勢:特高壓電纜技術
閱讀:2056發布時間:2013-04-27
- 提供商
天津電纜總廠橡塑電纜廠
- 資料大小
3.2KB
- 資料圖片
- 下載次數
153次
- 資料類型
JPG 圖片
- 瀏覽次數
2056次
- 免費下載
點擊下載
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即將出臺,并有望納入國家專項規劃,重點是轉變電力發展方式、加強電力統一規劃、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并指出特高壓技術將是我國電網發展的重點。
在轉變電力工業發展方向中,重點提到了要加快建設智能電網。此前,*公司先后啟動了兩批多個項試點工程,為十二五期間智能電網的建設打下基礎。值得注意的是,未來特高壓技術將成為電網建設的發展重點,同時十二五規劃在政策上有效推動特高壓的建設。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會議日前在海口舉行,中電聯理事長、*公司總、黨組書記劉振亞在會議上作出上述表述,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即將出臺,并有望納入國家專項規劃。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本已緩和的電力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在今年尤為突出。繼年初"電荒"席卷眾多省份之后,進入迎峰度夏,湖南、河南、江西、四川等地區仍存在限電情況,而在廣西則出現了目前全國zui嚴重的缺電局面,電力缺口達到了350萬至400萬千瓦,缺電率約30%,近千家企業停產,預計這種缺電形勢將持續到年底。在廣西電荒事件中,煤電矛盾突出、水電出力不夠、跨區電網建設滯后是其目前電荒的主要原因。
由于目前我國煤電基地煤電機組發電成本zui低,核電發電成本略低于負荷中心煤電機組發電成本,而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天然氣等發電成本遠高于煤電、核電和水電,由此出發來確定十二五期間以及未來長遠電力投資發展戰略。在電力工業發展上,堅持優先開發水電、優化發展煤電、大力發展核電、積極推進新能源發電、適度發展天然氣集中發電、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發電的方針,而在電網發展上,加快推進堅強智能電網建設。
在此次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中,轉變電力發展方式、加強電力統一規劃、加快大型電源基地和特高壓電網建設以及關注電價機制調整成為電力工業主攻的四大方向。就轉變電力發展方式而言,根本措施就是加快實施"一特四大",即通過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的堅強智能電網,促進大水電、大煤電、大核電、大型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地的集約化發展,實現更大范圍內能源資源優化配置戰略。
2010全年中國發電量達到4.14萬億千萬時。根據此前國家*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就已經達到4.28萬億千瓦時,電力供需緊張的態勢仍在持續。到2015年和202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將分別達到6.3萬億千瓦時和8.3萬億千瓦時,電力建設任務艱巨。十二五期間,我國電力工業投資預計將達5.3萬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增長68%。
根據此次規劃,未來將促進大水電、大煤電、大核電、大型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地的集約化發展。預計到2015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4.37億千瓦左右,年均增長8.5%。其中,煤電9.33億千瓦,風電1億千瓦,核電4,300萬千瓦,天然氣發電3,0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1500萬千瓦,生物質能發電及其他750萬千瓦。此外,十二五規劃電網投資約2.55萬億元,占電力總投資的48%。2015年全國將形成以華北、華東、華中特高壓電網為核心的三縱三橫主網架。
在轉變電力工業發展方向中,重點提到了要加快建設智能電網。智能電網的發展能夠增強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電網大規模優化配置資源的能力,提升發電設備綜合利用效率,有利于促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
在十二五期間,*公司電網智能化投資的總額為2,861.1億元,年均投資為572.2億元,較十一五250億元的年均投資大幅翻番。此前,*公司先后啟動了*批和第二批多個項試點工程。這些試點工程的開展為"十二五"期間堅強智能電網的全面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網建設方面,特高壓技術將是未來發展的重點。發展特高壓目前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當務之急是要加快推進工程建設。由于我國主要的可再生能源與電力負荷地的距離都在800公里以上,因此對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必然要涉及到長距離輸送的問題,特高壓是目前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因此,特高壓建設的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加劇電荒。
特高壓十二五投資規劃巨大,特高壓寫入了十二五規劃將會在政策上有效地推動特高壓的建設。從*和南方電網公布的特高壓(超高壓)規劃來看,預計十二五期間兩大電網公司在特高壓和超高壓的投資將會達到8,000億左右。其中,特高壓直流建設和交流建設是相輔相成的,直流建設目前的技術成熟度高、確定性強,但是特高壓交流的聯網能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