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靜電無塵服的靜電檢測知識
經過無塵清洗后的工衣將會直接使用于各種無塵級別的無塵車間,在生產高精密產品的車間,任何一個環節的異常就可能對zui終產品的質量造成損害。如工衣上的塵粒超過一定控制范圍,就會因為穿著者的來回走動而跌落到無塵環境中,這些粒子就有機會飄落到zui終產品上,潔凈服作為無塵環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其進行監控就顯得非常重要。


▲ ESD測試
ESD性能是評估工衣質量好壞的重要指標。一般ESD測試有四部分:磨擦電壓測試、靜電壓測試、電阻測試、衰減時間測試。
磨擦電壓測試
該測試主要是驗證布料本身在經過磨擦積累一些電壓后,能否在簡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個規定的穩定值,這主要是檢驗導電絲的質量。
*測試方法,在的ESD測試臺(經過接地)上,測試員用手使用一定的力度和速度對布料表面磨擦若干次(通常5-10次),然后用的電壓測試儀的探頭相隔5cm左右對準被摩擦部分,讀取第5秒后的電壓值。
*測試標準,半導體行業的衣服ESD的要求一般要求小于100V。有些行業有更嚴格的標準,如晶圓、磁頭行業,摩擦電壓一般小于20V。
靜電壓測試
該測試是驗證布料本身在環境中積累了一定的靜電后能通過導電絲導走多少而還停留多少。
*測試方法,將被測試衣服置于測試臺上,用ESD測試儀的探頭相隔約5CM左右讀取電壓值。
測試標準,根據客戶工衣的設計標準而定,zui嚴格的可以要求到小于5V。一般在50V左右的較常見。

表面電阻測試
該測試可以驗證導電絲的導電功效和布料與布料之前的縫合工藝是否符合要求,如導電絲之間的連接等。
*測試方法,將被測試工衣置于測試臺上,使用電阻測試儀對其進行測試,通常需要對工衣的不同點進行測試,如同一塊布料之間、不同布料塊之間、袖與袖之間、褲對褲之間等。
*測試標準,根據半導體行業的標準,大多數企業都將工衣的電阻控制在105—109歐姆,也有嚴格的定在105—107。
▲ 衰減時間
該測試主要是驗證布料的導電絲在經過加高壓后能在多長時間內將高壓耗散到一定的范圍。
大多數的布料衰減時間都能達到0.5秒以下,具體的要求根據不同的客戶而定。
▲ 潔凈度測試
滾桶測試(HELMKEDRUMTEST)
該測試是由美國人HELMKE發明的,所以也叫HELMKEDRUMTEST。該標準被收錄在IEST-CC-RP003.3(美國環境與科學技術協會標準之工衣系統)。
*測試原理,該測試是模擬人員穿上無塵衣后工作時不同狀態(如走動、身體的不停轉動等),看其跌落多少塵粒。
滾筒測試
*測試標準,根據IEST-RP—CC003.3標準,不同級別的無塵衣標準也不同,請參考附錄圖表。

LPC測試(液態塵粒測試)
該測試是對清洗后的工衣進行塵粒測試的一個zui準確的測試,一般具有性。
*測試方法,該測試是將工衣的布料(一般取樣一小塊,計算出面積)放入DI水中,然后經過超聲波振蕩一定時間,測試出DI水中的各個粒徑的粒子含量,zui后同原樣DI水進行對比,以得出布料的測試結果。
LPC測試
*測試標準,磁頭行業,一般要求對于0.5um的粒子來說,不能超過3000個/平方厘米。有些行業如晶圓,要求會更嚴格。
▲ 過濾性測試
過濾性測試是測試布料過濾塵粒的能力。
IEST-RP-CC003.3對過濾效率的測試做了規定,方法是在一定壓力下,通過潔凈服面料抽取空氣,用空氣微粒計數器測試加載布料前后的塵粒數,其微粒數對比的結果顯示了面料阻攔粒子的能力。
布粒的過濾性=1-(加布前的塵粒度平均值/加布后的塵粒度平均值)×100%
*測試標準,一般磁頭及半導體行業對工衣的過濾性要求較高,為65%--85%。
▲其它微觀測試
在無塵清洗行業,除了進行潔凈度測試外,根據客戶的要求,還需要進行如離子測試(IC)、傅立葉紅外線光譜測試(FTIR)、非揮發性殘留物測試(NVR)等等微觀方面的測試。
▲導電纖維顯微鏡檢查
由于工衣在使用過程中布料會和工作臺面磨擦以及遇到不同的力度拉伸等情況,所以有很大機會破壞導電絲,如斷裂、破損等。這樣就會導致衣服的ESD性能變差。
*測試方法,使用放大倍數zui少20倍或以上的電子顯微鏡,觀察其布料的導電絲是否有斷裂、破損等情況。

布料顯微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