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網供電是指在相同以太網銅纜上提供48V直流電源的能力。實施以太網供電需要兩種主要設備——電源設備(PSE),即以太網上的LAN交換機或源電源供電,以及上電設備(PD),即從以太網電纜接收和使用電源以運行的終端設備。
PoE的優勢:除了從以太網電纜為連接設備提供通用供電支持外,PoE降低了投資開支,從而降低了在統一IP基礎設施中整合入上電設備的總部署成本。PoE免除了為終端設備安裝墻壁電源連接的需要,因而降低了與支持終端設備相關的電源插座成本。它還可在部署本地交流電源較為困難的場所安裝網絡連接設備,從而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
PoE交換機:PoE交換機的端口在傳輸數據信號的同時,還能為一些基于IP的終端(無線接入點AP、Vo及基于IP的監控攝像機)提供直流供電。使用一根標準的CAT5線纜,就能為無線AP和IP攝像機提供電力。以太網供電(PoE)優化了的受電端設備(Power Device)的安裝和電源管理,為許多新型網絡設備縮減了安裝的時間和成本。
PoE:PoE(Power over Ethernet,以太網供電)是一種局域網技術,可通過雙絞線向受電設備提供直流功率,目前已在在企業與工業應用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PSE:供電端設備Power Sourcing Equipment,PSE設備是為以太網客戶端設備供電的設備,同時也是整個PoE以太網供電過程的管理者。
PD:受電端設備Power Device,PD設備是接受供電的PSE負載,即POE系統的客戶端設備,如、網絡安全攝像機、AP及掌上電腦(PDA)或充電器等許多其他以太網設備(實際上,任何功率不超過13W的設備都可以從RJ45插座獲取相應的電力)。
IEEE 802.3af:該標準規定了供電設備可通過以太網向功率在13W以下的受電設備供電。這對于傳統的以及網絡攝像頭而言足以滿足需求,但隨著雙波段接入、、PTZ視頻監控系統等高功率應用的出現,13W的供電功率顯然不能滿足需求,為此,IEEE在2005年開始開發新的PoE標準802.3at(PoEPlus)以提升PoE可傳送的電力。
IEEE 802.3at:IEEE802.3at(25.5W)應大功率終端的需求而誕生,在兼容802.3af的基礎上,提供更大的供電需求,滿足新的需求。
中間跨接法(Mid-Span):使用以太網電纜中沒有被使用的空閑線對來傳輸直流電,4、5腳連接為正極,7、8腳連接為負極,應用于普通交換機與網絡終端設備之間,可以通過網線給網絡終端設備供電,MidspanPSE(中跨供電設備)是一個專門的電源管理設備,通常和交換機放在一起。它對應每個端口有兩個RJ45插孔,一個用短線連接至交換機,另一個連接遠端設備。
末端跨接法(End-Span):是在傳輸數據所用的芯線上同時傳輸直流電,其輸電采用與以太網數據信號不同的頻率。相應的Endpoint PSE(末端供電設備)有支持POE功能的以太網交換機、路由器、集線器或其他網絡交換設備。可以預見End-Span會迅速得到推廣,這是由于以太網數據與輸電采用公用線對,因而省去了需要設置獨立輸電的線,這對于僅有8芯的電纜和相配套的標準RJ-45插座意義特別重大。
POE(Power Over Ethernet)指的是在現有的以太網Cat.5布線基礎架構不作任何改動的情況下,在為一些基于IP的終端(如機、無線局域網接入點AP、網絡攝像機等)傳輸數據信號的同時,還能為此類設備提供直流供電的技術。POE技術能在確保現有結構化布線安全的同時保證現有網絡的正常運作,zui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一個完整的POE系統包括供電端設備(PSE,Power Sourcing Equipment)和受電端設備(PD,Powered Device)兩部分。PSE設備是為以太網客戶端設備供電的設備,同時也是整個POE以太網供電過程的管理者。而PD設備是接受供電的PSE負載,即POE系統的客戶端設備,如、網絡安全攝像機、AP及掌上電腦(PDA)或充電器等許多其他以太網設備(實際上,任何功率不超過13W的設備都可以從RJ45插座獲取相應的電力)。兩者基于IEEE802.3af標準建立有關受電端設備PD的連接情況、設備類型、功耗級別等方面的信息,并以此為根據PSE通過以太網向PD供電。
POE標準供電系統的主要供電特性參數為:
1.電壓在44~57V之間,典型值為48V。
2.允許zui大電流為550mA,zui大啟動電流為500mA。
3.典型工作電流為10~350mA,超載檢測電流為350~500mA。
4.在空載條件下,zui大需要電流為5mA。
5.為PD設備提供3.84~12.95W三個等級的電功率請求,zui大不超過13W。(注意PD分級0和分級4沒有顯示出來而且不應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