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業體系看,液晶拼接行業有如下特點:即強客戶關系、強渠道關系。這兩個決定了液晶拼接行業具有天然的“產業穩定”性的同時也決定了這個行業過于“依賴傳統”。“傳統”,屬于過去,未來勢必要對傳統作出“背叛”,依附于傳統有可能就意味著“自毀前途”。而敢于顛覆則是解決液晶拼接企業今日之發展問題的關鍵。
每一個變量都意味著液晶拼接行業要做出調整
現在,即2015年、2016年,壓在液晶拼接行業身上zui大的變化是什么呢?
無疑就是國內經濟的現狀:
一場中型經濟危機的L型底部、中國經濟的新常態、劇烈的產業升級和結構性調整、依然不穩固,難言見底的外部環境、大宗物資為代表的輸入性通縮以及PPI四年來的負增長……
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經濟過去的發展現狀決定現在不得不疼痛的“去產能”。決定了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只能是更為“穩健”,而不可能繼續此前以“量”的劇烈增加為核心的高速增長。
第三個角度看,從zui終的生產和消費決定量,即人口看,中國經濟已經渡過了勞力高峰期。人口結構和數量的變化決定內需結構和數量的變化,足以使人們意識到,在10年以上的中長期規劃中,中國經濟不可能再保持兩位數的超高增長。
液晶拼接企業所面臨的zui大外部環境:
即,現在的經濟狀態具有長期化的內在動能。但是,決定著液晶拼接企業必須重新確定自己前進步伐的“變量”還不僅僅是宏觀經濟形勢這個大因素。行業內的一些變化的力量則更為直接——即成本下降、性能提升同步。
另一個液晶拼接行業需要重視的產業性變化是,“行業的低門檻化”。如果倒退10年,液晶拼接行業的企業幾乎各個都敢以高科技自居,而今天很多公司直接被認為具有“皮包”屬性。甚至,此前一些產品研發、創新能力較強的公司,也在“皮包化”。為什么呢?
首先,既有需求、既有技術有一個飽和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液晶拼接行業的上游產業鏈,能夠提供的“支持”越來越強大。此外,液晶拼接行業所面臨的應用環境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變化具體的可以概括為數字化、智慧化、物聯網社會的建立。
帝艾帝點評:無論是從中國現有的經濟環境變化,還是液晶拼接行業自身發展變化,或是所處應用環境的變化,都在說明一個道理:“變則生,不變則亡”,變革才能迎接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