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作為“智慧家庭”定義者與踐行者的斐訊,在麗江木府帶來了一場年度之作——“智慧生活 享你所想”2017斐訊之夜,展現了其智慧家庭戰略轉型以來的落地成果,將斐訊智慧家庭搬到了木府現場。
作為“智能”界的,此次發布會上,斐訊在運動健康和家庭健康領域一系列的智能產品悉數亮相,驚艷的外觀和出色的性能讓眾多*紛紛打call,包括斐訊智能體脂秤S7、斐訊智能運動手環W1、斐訊智能運動手表W2、斐訊智能空氣檢測儀悟空、斐訊智能空氣凈化器悟凈。近幾年,斐訊在智慧家庭和智能家居領域的成果和表現總是讓人眼前一亮。
智能家居的春天已經到來?
目前,越來越多科技型企業進軍智能家居領域。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報告》指出,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在2016年明顯增長,增長率達到50%,到2018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800億元人民幣。
無論是巨大的市場規模,還是36.6%的銷售份額,種種跡象都傳遞著這樣的信息:智能家居的春天已經到來。然而,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智能家居在范圍內的滲透率卻很不平均。據調查統計,歐美國家智能家居滲透率超過35%,日韓超過25%,中國卻不到5%,所以這個春天對于中國來說似乎還有點遠。
智能家居只火不“普”,還未真正落地
智能家居的發展似乎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雖然智能家居在人工智能領域紅透了半邊天,但離全面真正落地還有一段漫長的“長征”要走。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探尋。
首先,國內智能家居消費觀念尚未形成。隨著人工智能的崛起,智能家居在范圍內得到廣泛認可并迅速傳播。但智能家居進入中國民眾的生活相對較晚,雖然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家居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但對于智能家居在觀念上還存在誤解,認為那是“貴族”的專屬享受。讓更多消費群體接受智能家居的消費習慣仍有一段路要走。
其次,智能家居市場還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小米、海爾、美的等科技公司都加入了智能家居大軍,但大多數都是各成體系,沒有統一的標準,也沒有一家可以領導中國智能家居發展。智能家居就是一個小型的家庭物聯網,各項產品設備必須相互聯結,不是簡單的智能設備產品堆積就可以稱為“智能家居”。但現在市場更多是以單個產品為主打的智能家居,如智能空調、智能熱水器等,而沒有把這些智能科技產品完整地鏈接起來。
zui后,人們對家庭數據隱私安全存在擔憂。智能家居需要通過手機、電腦等無線終端來控制,這就涉及家庭數據隱私安全問題。萬一控制終端出現問題,將造成隱私泄露等,行業內這樣的案例也不在少數。對于消費者來說,智能家居產品的安全性也是他們購買的前提。就目前而言,真正擁有智能家居的家庭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