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這是李白走在秦嶺山路上的嘆息;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讓人不禁驚嘆飛鳥難渡,何況人乎。而現在,我們駕車穿梭在高速上,不得不感嘆隧道改變了我們與世界的距離。隨著社會經濟和生產的發展,高速公路大量出現,對道路的修建技術提出了較高的標準,要求線路順直、坡度平緩、路面寬敞等。因此在道路穿越山區時,過去盤山繞行的方案多改為隧道方案。隧道的修建在改善公路技術狀態、縮短運行距離、提高運輸能力、減少事故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國家交通建筑的發展,隧道建設成為高速公路建設*的環節,但是隧道的建筑施工環境艱苦惡劣,事故頻發,安全生產與安全管理成為了隧道建設中的重點,隧道建筑施工企業面臨巨大的管理難度,迫切的需求一種能夠、準確的人員管和安全管理的系統。
隧道人員定位系統是集隧道施工人員考勤、區域定位、安全預警、災后急救、日常管理等功能于一體,也是運行穩定、設計專業化的隧道施工現場監測系統。使管理人員能夠隨時掌握施工現場人員、設備的分布狀況和每個人員和設備的運動軌跡,便于進行更加合理的調度管理以及安全監控管理。當事故發生時,救援人員可根據該系統所提供的數據、圖形,迅速了解有關人員的位置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救援措施,提高應急救援工作的效率。這一科技成果的實現,促使隧道建設的安全生產和日常管理再上新臺階。
隧道人員定位系統使用方法是在隧道洞口安裝定位基站,用以接收人員及設備信息卡信息,在隧道洞口安裝定位器,用以實現定位,即可實現考勤并且判斷人員進出隧道、人員信息查詢、人員位置信息統計等。. 在洞內作業車上安裝定位基站和定位器,功能類似于洞口處設備功能,旨在判斷施工人員在洞內具體位置,如發生事故可立即鎖定人員位置及人員數量。在洞口外安裝LED顯示屏,用以實時了解施工人員位置信息、進出洞時間、考勤情況等。 在洞內和洞口處安裝無線網橋,將隧道內人員信息上傳服務器中心,免除了布線等工作,安裝方便。
隧道人員定位系統是由地面監控中心主計算機在系統軟件支持下,通過數據傳輸接口和沿巷道鋪設的通訊光/電纜,定時對安裝的無線數據傳感器進行數據巡檢和信息采集,無線數據傳感器將自動采集有效識別距離內的標識卡的信息,并根據系統指令,通過傳輸網絡將相關數據傳送至地面中心站。數據信息經分析處理后,將人員(或機車等移動目標)動態分布在主計算機界面中得以實時反映,從而實現安全狀態在井上數字化管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