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監控系統的設計人員要綜合考慮項目本身的使用需求,其中包括攝像機參數、設備采購成本、設備穩定性、可拓展性。
并不是設計分辨率越高才是越好的監控工程。高分辨率會導致前端攝像機、傳輸中的交換機、后端存儲設備成本大幅增加。往往一個成熟的監控設計人員所設計的項目中會根據實際需求選擇不同分辨率的攝像機。在控制項目成本的同時,滿足使用需求。
看似一個200萬和300萬的攝像機差不了幾個錢,H.264和H.265壓縮方式也差不了幾個錢,但是在數據傳輸、數據存儲上就有很大差別。
常見監控系統對清晰度的要求
1、一般監控
能對所監控區域有大概了解、能識別動物、人、車輛、顏色、行為、方向等等基本判斷。沒有人臉識別要求、沒有對車牌識別要求。比如看廣場、看景區、看環境的。
2、可識別
能對所監控的目標進行準確的判斷,比如說可以識別是某個人、車牌號等等。
3、細節監控(可確認)
能對監控目標的細節進行確認,比如銀行柜臺人員點鈔動作、各行業收銀人員、ATM機面部監控。
像素密度
像素密度是指在一定范圍內的像素數量,像素密度決定我們所監控的目標能看到什么。像素密度=攝像機水平分辨率÷視野范圍(左到右)。
比如有攝像機1920*1080像素,視野場景覆蓋1920cm,則1920(攝像機像素)÷1920cm(場景)=1像素/厘米=100像素/米,即100PPM。
像素密度隨著監控距離的增加而降低,若要在不同的監控距離保持相同的像素密度不變就要更換長焦距鏡頭。
可以通過網上的像素計算器軟件,來看看,像素密度跟哪些參數有關系,通過下圖,我們很清晰的看到與攝像機分辨率,物距,焦距之間的關系。選擇一款 1080P 的攝像機,固定焦距值拖動物距,其分辨率會隨著物距的增大而減小; 固定物距值,拖動焦距,分辨率隨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我們根據監控的三個等級來確認所需的分辨率,因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部門對此也會有不同的標準, 在實際應用中,也會受到人的主觀判斷, 現場的環境,攝像機和鏡頭的成像質量對此都會受影響。SKL(瑞典國家司法科學實驗室) 建議適用于標識的分辨率應當至少為 500 像素/米。右下角就是場景的偵測圖像,左上角則是放大后的識別效果。
再舉個實際例子:假定人臉寬度為 16 厘米, 用于臉部確認的推薦值是 80 像素, 那么 1 米的視野寬度,需要多少像素?
100 厘米/16 厘米= 6.25,那么 6.25×80 = 500 像素/米 = 5 像素/厘米, 根據此可以推算出如下結論:
場景覆蓋范圍
那么一臺 1280x720 的攝像機可以覆蓋多大的范圍呢?進行確認需要 500 像素/米,在 1280×720 分辨率下進行確認。每米 1280 像素/500 像素可以讓我們在 2.56 米的距離內進行確認。因此, 在符合 500 像素/米要求的情況下,我們能夠覆蓋的大場景寬度為 2.56 米。總而言之,攝像機的分辨率越高,在同等像素密度下,就能覆蓋更廣的場景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