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地下鐵道下各場所的照度和照明質量的標準。
本標準適用于地下鐵道地下各場的照明。
2.照度標準
2.1一般規定
2.11地下鐵道的地下各場所的照明照度標準值應按以下系列分級:
1,2,3,5,10,15,20,30,50,75,100,150,200,300,500,750,1000,1500,和2000lx。
2.12照度標準值為維護照度值,維護系數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維護系數
環境污染特征工作房間或場所舉例維護系數
清潔辦公室、售票室、控制室、計算機房、通信信號房等0.8
一般檢票處、休息室、站臺、站廳、通道等0.7
嚴重污染隧道、分機房等0.6
2.13根據各類場所的不同活動或作業類別將照度標準值規定為高、中、低三個值,應根據建筑等級、使用情況、所處地區等因素,從中選擇適當的標準值,一般情況下應取中間值。
2.2照度標準值
地下鐵道正常照明的照度標準值應符合表2的規定。
3.術語
3.1過渡照明為減少建筑物內部與外界過大的亮度差而設置的使亮度可逐次變化的照明。
3.2散射照度全陰天時室外水平面的照度。
3.3年平均散射照度日出后半小時到日落前半小時之間的每小時測得的散射照度的年平均值。
4.應急照明及值班照明
4.1應急照明
4.11疏散照明
在地下鐵道車站站臺、站廳、樓梯通道、出入口等處應設疏散照明。疏散照明由出口標志燈、指向標志燈、疏散照明燈等組成。
4.111在地下鐵道站站臺、站廳的出口、車站出口及其他通向站外的應急出口處均應設置出口標志燈。出口標志燈的安裝高度應為2.2~2.5m。
4.112在地下鐵道車站站臺、站廳、樓梯、通道及通道轉彎處附近,當不能直接看見或不能看清出口標志燈時,應根據需要設置指向標志燈,安裝間距不應大于20m。
4.113在地下鐵道車站站臺、站廳、樓梯、通道及通道轉彎處附近、出入口等處均應設置疏散照明燈。疏散照明燈的地面水平照度值不宜低于1.0lx,由正常照明轉換為疏散照明的切換時間不應大于5s,疏散照明供電時間不應低于1h。
4.12備用照明
需保證正常活動繼續進行和視看的重要房間和部位應設備用照明,如:行車值班室、控制室、通信信號機房、計算機房、售票室等,其工作部位備用照明度值不應低于正常照明度值的10%,切換時間應不大于5s。
4.2值班照明
非24h連續運營的地下鐵道的公共場所,如:站臺、站廳、通道、樓梯等,應設值班照明,其照度值不應低于正常照明度標準值的10%。應從正常照明中分出一部分作為值班照明,并單獨控制。
表2地下鐵道各類場所正常照明的照度標準值
類別參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標準值,lx低中高
變電站控制室距地1.2m盤面150200300
計算機房0.75m水平面150200300
售票室臺面150200300
檢票處臺面150200300
行車調度、電力調度、配電等控制室距地1.2m盤面100150200
站臺地面100150200
站廳地面100150200
辦公室臺面100150200
站內樓梯、自動扶梯地面75100150
通道地面75100150
休息室0.75m水平面75100150
視屏控制室距地1.2m盤面75100150
行車值班室距地1.2m盤面75100150
通信信號機房等距地1.2m盤面5075100
變電設備室,風機房0.75m水平面5075100
出入口門廳、樓梯、自動扶梯地面5075100
廁所地面203050
道岔區軌道平面51015
隧道、風道軌道平面或地面235
注:1)對于有特殊照明要求的地下鐵道車站站臺、站廳的照度水平可提高至300lx。
6過渡照明
6.1地下鐵道車站出入口應考慮過渡照明。
6.2過渡照明宜優先利用自然光過渡,當自然光過渡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增加人工照明過渡。
6.3白天地下鐵道車站出入口內外亮度變化,宜接1:10到1:15取值,夜間出入口內外亮度變化,宜接2:1到4:1取值。
6.4過渡照明的計算
地下鐵道出入口過渡照明的計算應按附錄A的方法確定。
7照明質量
7.1照度均勻度
地下鐵道車站站臺、站廳、通道、辦公室、休息室等場所的正常照明的照度均勻度應按zui低照度與平均照度之比確定,其數值不宜低于0.7。
7.2眩光限值
7.21眩光限值質量等級
地下鐵道地下各場所的直接眩光限值質量等級應符合表3的規定。
表3直接眩光限值質量等級
質量等級眩光程度適用場所舉例
Ⅰ無眩光感覺有特殊要求的高質量照明房間,如:控制室、行車值班室、計算機房等
Ⅱ有輕微眩光感覺照明要求一般的場所,如:站臺、站廳、通道、樓梯、休息室、辦公室等
Ⅲ有眩光感覺照明質量要求不高的場所,如:變電設備室、風機房、廁所等
7.22直接眩光限制方法
地下鐵道地下各場所一般照明的直接眩光的限制可采用附錄B的燈具亮度限制曲線確定。
7.23zui小遮光角
直接型燈具的zui小遮光角應符合表4的規定。
表4直接型燈具的zui小遮光角
燈具出光口平均亮度L直接眩光限制等級應用光源舉例
ⅠⅡⅢ
L≤202010-熒光燈管
20<L≤500252015涂熒光粉或滿射玻璃的高強度氣體放電燈
L>500302520透明玻璃殼的高強度氣體放電燈,透明玻璃殼的白熾燈、鹵鎢燈
7.3光源的顏色
7.31光源的色表
地下鐵道的地下各場所照明光源的色表宜符合表5的規定。
表5光源的色表
色表分組色表特征相關色溫,K適用場所舉例
Ⅰ暖<3300休息室、機房、廁所等
Ⅱ中間3300~5300站臺、站廳、通道、樓梯、辦公室等
Ⅲ冷>5300控制室等
7.32光源的顯色指教
地下鐵道地下各場所照明光源的一般顯色指教數宜符合表6的規定
表6光源的顯色指數
顯色指數分組一般顯色指數適用場所舉例
Ⅰ≥80控制室、行車值班室等辨色要求很高的場所
Ⅱ60≤<80站臺、站廳、辦公室、休息室、售票等辨色要求較高的場所
Ⅲ40≤<60通信信號機房等辨色要求一般的場所
Ⅳ<40變電設備室、風機房等辨色要求不高的場所
7.4反射比
地下鐵道連續工作的房間和經常有人活動的公共場所,其建筑各表面的反射比宜按表7選取。
表7地下鐵道建筑表面的反射比
表面名稱反射比
頂棚>0.7
墻面0.5~0.7
地面0.2~0.4
8照明運行與測量
8.1運行維護
8.11應定期維護和更新損壞或有缺陷的照明設備。
8.12應按規定周期清掃燈具和房間各表面。
8.13清掃燈具與更換光源宜同時進行,并保持同一場所光源的色表一致。
8.2測量
8.21地下鐵道各場所的照明應定期測量。
8.22地下鐵道各場所照明的測量方法應按GB5700的有關規定進行。
附錄A地下鐵道車站出入口過渡照明計算
A1對于地下鐵道車站出入口,為使乘客進出時眼睛對周圍亮度處于適應狀態,應考慮過渡照明。
A2人們周圍的亮度發生變化后,人眼為適應變化后的亮度,需要有一定的適應時間。亮度和適應時間的關系如圖A1曲線所示。亮度系指人們的主視線方向的亮度。
A3過渡照明應考慮:a)室外亮度(照度);b)室內表面亮度(照度);c)根據室外亮度差確定適應時間;d)根據適應時間、人行速度確定所需距離的長度。
A4入口處室內外亮度變化白天可按1:10~1:15考慮,夜間可2:1~4:1考慮;人行速度宜0.7m/s考慮;出入口外年平均散射光照度按表A1取值。
A5過渡照明的照度計算結果低于本標準表2的規定時,應以表2的規定為準;高于本標準表2的規定時,應以計算結果為準。
A6漫反射表面的亮度按下式計算:
-----------------------------------------(A1)
式中:L——表面亮度,cd/㎡;
——表面反射比;
E——表面的照度,lx;
——常數。
表A1典型地區年平均散射照度
地名散射照度klx地名散射照度klx地名散射照度klx
北京11.7上海11.7湛江13.5
天津11.7徐州12.6桂林12.3
張家口11.0南京12.3南寧13.1
石家莊12.0合肥12.3成都12.7
太原11.5福州11.1重慶12.3
二連浩特10.4廈門10.2杭州11.9
呼和浩特9.4南昌12.5昆明11.8
沈陽9.9濟南12.3海口12.3
錦州9.9鄭州12.5貴陽11.2
大連9.7宜昌12.2青島11.9
長春9.3長沙12.4蘭州11.7
齊齊哈爾9.2武漢13.0西寧11.8
哈爾濱9.3廣州13.7西安12.8
附錄B燈具亮度限制曲線及其應用方法
B1地下鐵道的地下各場所正常照明的直接眩光,應采用圖B1或圖B2中的亮度曲線限制燈具的亮度值。
B2本方法制燈具眩光角(圖B3)內的亮度值。
B3采用圖B1或B2時,應分別考慮燈具在兩個垂直面上的亮度分布(圖B4)。
B4對于無發光側面的燈具和長條型燈具縱向看(C90~C270),應采用圖B1亮度限制曲線限制燈具的亮度;對于有發光側面的燈具和長條型燈具從橫向看(C0~C180),應采用圖B2亮度限制曲線限制燈具的亮度。
B5燈具在眩光角內某個方向上的亮度值,為該方向上燈具發光面的平均亮度值。
B6根據燈具的類型,將燈具的亮度分布曲線置于圖B1或圖B2內。根據眩光限制質量等級以及該場所的照度等級選擇圖表中某條限制曲線進行比較,若燈具的亮度分布曲線全部落在限制曲線左邊,即符合眩光限制的要求;若落在限制曲線的右邊(即兩條曲線相交),則該燈具的亮度在某些角度內符合要求,其他角度上不符合要求,這時應該確保主要視線方向上的燈具亮度值小于限制曲線上的亮度值。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提出。
本標準由建設部城鎮建射標準技術歸口單位建設部城市建設研究院歸口。
本標準由北京市地下鐵道設計研究所、*勞動衛生研究所負責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溫志偉、劉揚、劉淦君、潘倫典、王四德。
本標準委托北京市地下鐵道設計研究所負責解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www.cmr6829.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www.cmr6829.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免費注冊后,你可以
了解安防行業更多資訊查看安防行業供求信息凸顯安防行業自身價值
馬上注冊會員
-
想快速被買家找到嗎
只需要發布一條商機,被買家找到的機會高達90%!還等什么?
馬上發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