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尋像器的預調(亮度、對比度) (1) 用機內彩條發生器產生彩條信號預調。 (2) 拍攝反差適中的景物預調。
2. 彩色攝像機的調整(亮度、對比度、色度 ) (1) 75Ω負載電阻開關置于ON位置。 (2) 將色度旋紐調到零。 (3) 用彩條信號調整監視器的亮度和對比度。 (4) 將色度旋紐調到適當的位置。 注: 以上兩項的預調,在攝像機使用手動光圈時,非常重要。
3. 曝光控制類 (1)面部曝光法 用自動光圈測定人物面部的F值并固定,然后使用手動光圈拍攝。適用于景物(包括人物)亮度范圍,超出了彩色攝像機能反映的亮度范圍的情形。 (2)曝光對色彩的影響 曝光過度:色彩變淡,發白。 曝光不足:色彩變暗。
(3)曝光模式與補償 彩色攝像機往往設有曝光模式與補償功能,如逆光拍攝、運動物體的拍攝等。這些模式和補償實際上就是在使用手動光圈控制方式和改變電子快門的速度。
(4)改變構圖對曝光的影響
4. 彩色攝像機色彩控制類 (1)光源的顯色性 光源的顯色性表示光源顯示色彩的能力。它以某光源照射下物體的顏色,與其在陽光下呈現的顏色相符合的程度,來衡量該光源的顯色性。照明委員會(CIE)規定,陽光的顯色指數為100,人造光源的顯色指數越高,表示顯色性能越好。一般用于電視照明光源的顯色指數應在85以上。
常見光源的顯色指數 光 源 顯色指數 光 源 顯色指數 太陽光 100 氙燈 90~95 白熾燈 95~100 鏑燈 85~95 日光燈 65~80 高壓鈉燈 20~25 鹵鎢燈 85~99 高壓汞燈 30~40 鎢燈 95~100 三基色日光燈 85
(2)白平衡的調整 A. 標準白板的選擇。 B. 白板的位置與角度。 C. 膚色(還原)控制原則。 D. 環境色對白平衡調整的影響。 E. 光線暗時盡量采用3200K色溫轉換片。
(3) 彩色攝像機白平衡(模式)的使用
5. 夜間拍攝技巧 色彩還原的關鍵在白平衡調整,如攝像機無手動白平衡調整, 可將白平衡功能模式((White balance),設為“室外晴天 ”。
6. 頻閃現象 頻閃現象是彩色攝像機搖攝時,畫面出現的閃爍現象。 攝彩色攝像機拍攝直立的物體時(如樹林、欄柵等),搖攝速度過快,很容易出現頻閃現象。 頻閃現象長焦比短焦嚴重,物小比物距大嚴重,反差大的景物比反差小的嚴重。
7. 超焦距的使用 (1)超焦距: 當鏡頭聚焦在無窮遠時,從景深的近限點到鏡頭的距離稱超焦點距離,簡稱超焦距。超焦距之內的景物在成像面上是模糊的, 超焦距至無窮遠景物是清晰的。 (2)超焦距的使用:若將鏡頭焦點對準超焦距(點), 則近清晰點可從超焦距的位置移至超焦距一半的位置,即清晰點離鏡頭近了,擴大了鏡頭的景深范圍。 (3)超焦距的計算:超焦距=1000×(焦距÷光圈F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