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生態環境部的數據顯示,與2015年相比,2019年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均濃度下降23.1%,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均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2%。
2020年,藍天保衛戰的成績更加亮眼。1月至8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6.7%,同比上升5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1微克/平方米,同比下降11.4%。藍天白云的好天氣正在成為常態。
但我國生態環境“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還沒有到來。今年3月中旬,一場強烈的沙塵天氣給我國的環境空氣質量帶來嚴重影響。來自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的數據顯示,沙塵過境期間,我國北方多地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預計有17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在兩次強沙塵天氣影響下導致空氣質量超標702天。同時,這也將直接導致全年優良天數比例下降0.6個百分點左右。
為了持續鞏固“十三五”的治理效果,實現長久的“呼吸自由”,“十四五”以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揚塵治理、低碳技術、零碳技術、負碳技術以及CCS等技術作為大氣污染治理的偏重方向。其中,揚塵治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空氣質量不佳意味著環境中的懸浮顆粒物增多,而后者也是大氣污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顆粒物的管控牽涉到了揚塵污染治理,其中兩大來源是施工工地以及道路揚塵。國家也采取了嚴格的揚塵管控和監測措施,提出現場灑水清掃、進出車輛沖洗、揚塵在線自動監測設施安裝等規定,不斷強化各項措施。
建大仁科揚塵在線自動監測系統是為幫助改善空氣質量而研發的一款環境自動監測系統,符合國家監測要求。該系統由揚塵檢測儀、通訊服務器和環境監控云平臺組成,可實時采集安裝環境中的溫度、濕度、噪聲、大氣壓力、風力、風速、風向、PM2.5、PM10、TSP等環境參數,并通過GPRS/4G方式將數據上傳至環境監控平臺,實現集中監測、遠程查看、超限報警等功能。目前,該系統廣泛應用于建筑工地、交通工地、砂石場、堆煤場、秸稈焚燒等無組織煙塵污染源排放及居民區、商業區、道路交通、施工區域等的環境空氣質量的自動監控。
揚塵檢測儀
硬件產品噪聲揚塵監測儀主要由揚塵監測單元、噪聲監測單元、氣象監測單元、數據采集處理單元、數據傳輸單元、LED 屏顯示單元、太陽能供電單元、視頻字符疊加單元組成,具有對現場環境的PM2.5、PM10、環境溫濕度及風速風向監測、噪聲監測、視頻監控及污染物超標視頻抓拍(選配)、有毒有害氣體監測(選配)等多種功能,實現測量環境參數的監測、展示、數據上傳、視頻疊加功能。應用到工地環境監測時,可對接政府監測平臺,實現工地環境參數的 24 小時監管。
設備采用激光散射測量原理,用氣動流量泵作為動力,壓強比風扇的強很多,大顆粒粉塵不會附著到腔體內部,并且測量腔體采用直通式結構,長時間使用不會造成灰塵堆積,穩定性比普通揚塵要好的多,數據的一致性也好很多。另外還帶有自動除濕裝置,消除雨霧影響,不會出現雨霧天PM值爆表的問題。
環境監控云平臺
環境監測云平臺將現場的多要素數據進行集成,實現集中監控。平臺可實現實時監控,方便查看,數據超標報警,并可給推送告警短信或郵件,同時平臺有數據記錄功能,正常數據和超標數據亦可分類顯示。平臺可對各設備進行站點排名、數據統計分析,為各級主管部門調度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此平臺留有二次開發接口,可接入其他廠家揚塵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