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界報警系統有長距離監控、高精度定位功能、低能源依賴性、高環境耐受性、抗電磁干擾、抗腐蝕等特性,能夠對各種入侵事件及時識別響應。它有很多種類,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1.紅外對射。紅外對射技術早期用的很多,紅外對射全名叫“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其基本的構造包括發射端、接收端、光束強度指示燈、光學透鏡等。其偵測原理乃是利用經LED紅外光發射二極體發射的脈沖紅外線,再經光學鏡面做聚焦處理使光線傳至很遠距離,由受光器接受。當紅外脈沖射束被遮斷時就會發出警報。
2.激光對射。激光入侵探測器屬于主動入侵探測器類,由激光發射機和激光接收機兩部分組成。激光發射機由激光發射器、調制激勵電源及相應的方向調整裝置組成;激光接收機由激光接收器、光電信號處理器以及相應的支撐機構組成。
3.電子圍欄。電子圍欄主機輸出端產生高壓脈沖并傳輸到前端圍欄上,形成回路的前端圍欄將脈沖回傳到主機接收端,如果有人穿越(短路)、剪斷(斷路)前端圍欄或破壞主機,主機會產生報警信號,并把報警信號同時傳給現場的報警器和監控中心。
4.微波對射。微波對射探測器由發射器和接收器組成,系統啟動后,在發射器和接收器之間形成一不可見的紡錘型立體探測區域。探測區域的大小取決于使用的天線類型,發射器和接收器之間的距離及接收器設定的靈敏度等三個因素。防區大小10m-120m。
微波對射探測器分兩類模擬微波對射和數字微波對射,模擬微波對射只能對信號衰減簡單判斷是否達到設定,數字微波可以對信號加以分析并可調,例如重量、速度,一般20-40公斤,每秒0-15米可設定。
5.泄露電纜。利用泄露同軸電纜作為傳感器,由兩根平行埋在周界地下的泄露電纜和發射機、接收機組成。泄露電纜是一種在普通同軸電纜外導體上沿長度方向周期性地開有一定形狀的槽孔的具有特殊結構的同軸電纜。兩根泄露電纜之間的空間形成一個橢圓形的電磁場的探測區。當有人進入此探測區時,會干擾探測區的電磁耦合,使接收電纜收到的電磁波能量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告警信號。
6.張力圍欄。張力圍欄系統被設計為力學感應方式,周界由按一定張力平行拉緊的鐵絲及立柱網組成,一般為每60米為一個防區,在每個防區的中間探測器柱上安裝垂直采集信號鐵線并與探測器連接。探測器用信號導線與系統的控制中心連接。當有入侵時,其作用力使現保持的平衡被破壞并被探測器感知到。攀爬、切斷、拉起以及對設備的破壞均可引發報警并經探測器通知系統控制中心。
7.震動電纜。振動電纜周界由控制器、電纜組成,控制器可以連接1-2線,原理是在是在中心導線的圓周附近有兩根感應電纜。感應電纜懸浮在由聚乙烯制成的實心鍵槽內。電纜的物理變形導致感應電纜產生相對于中心同軸電纜和外部電纜的運動, 運動將會被探測到并精確定位。防區大小10m-400m。
8.震動光纖。振動光纖,俗稱“光纖圍欄”,有防區型、定位型兩種,安裝方式為掛網或埋地兩種。原理是利用對外界振動和壓力敏感并具有感測功能的光纖作傳感介質,將“傳”和“感”合為一體,傳感光纖在外界物理因素(如運動、振動和壓力)的作用下,改變光纖中光的傳輸參數(相位,波長,功率等),從而對外界振動和壓力進行探測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