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頻(FM),全稱“頻率調制”。使載波的瞬時頻率按照所需傳遞信號的變化規律而變化的調制方法。 它是一種使受調波瞬時頻率隨調制信號而變的調制方法,一般使用此類方法的電路稱為調頻器,廣泛用于各類通信廣播設備中,一般可根據起調頻頻移大、調頻特性、寄生調幅好判斷其品質,其調頻產生的調波載波振幅保持不變,振頻隨調制信號變化。
調幅是使載波的振幅按照所需傳送信號的變化規律而變化,但頻率保持不變的調制方法,多應用與有線電及無線電通信廣播,調幅一般指中波,范圍在530-1600KHz,傳輸遠,蛋極易受天氣影響,同時在早期超短波電臺會產生附加調幅導致失真,同時傳輸安全隱秘性差,目前使用范圍已經很少了。
調頻在高頻載波的頻率非單個常數,其隨調制信號限定范圍內變化,幅值單個常數。與其對應的調幅,則是載頻不變,其幅值隨調制信號而變。調頻與調幅的表現為,前者抗干繞能力更強、跳頻波頻帶更寬、調頻制功率利用率更大,失真小,但服務半徑相對較小。
調頻和調幅的詳細區別
(1)調頻抗干繞能力強于調幅
外來干繞、加工業和天電干繞等,對已調波影響表現為產生寄生調幅,形成噪聲。調頻與調幅的差別在于能夠通過調頻*的限幅方法消除產生的寄生調幅,而由于已調幅信號是變化而無法使用限幅,同時,信號信噪比越大其抗干繞程度則越強,解調后獲得信號的信噪比與調制系數有關,調制系數越大,信噪比越大,而調頻本身系數則遠大于調幅,因此調幅則更加遜色。
(2)調頻波頻帶寬于調幅波:
頻帶寬度與調制系數有關,一般情況下,調頻中常取調頻系數大于1,而調幅系數是小于1的,二者之間頻帶寬度可見一斑。
(3)調頻制功率利用率更大
發射總功率中,邊頻功率為傳送調制信號有效功率,而邊頻功率與調制系數有關,調制系數大,邊頻功率大,說到這里,其功率利用率比不言而喻。
調頻的特點是頻寬窄,也意味著對阻礙穿透力弱,但是傳輸距離長,一般用于手機、尋呼機等需要長距離(5公里以上)傳輸的產品,而調幅的特點則相反,不過相對獲得了更強的穿透力,因而多用于樓宇內無線安防、報警等領域,這類領域一般看的都非距離,而是穿透能力。
內容參考自百科-調頻、調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