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監控的多面應用
無線網絡視頻監控系統則是在原有的以太網監控系統的基礎上,以無線方式進行數據傳輸,既省去了有線網絡的布線成本,又增強了監控的靈活性和可擴充性。下面筆者將從技術和應用等角度來剖析無線監控的現在與將來。
走進無線監控
無線監控產品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通過無線傳輸的移動監控設備,對固定或非固定場所進行監控,如執法車通過安裝在車頂的監控攝像機或通過執法人員攜帶手持式監控攝像機,對執法現場進行實時圖像采集,再經由無線網絡將圖像傳輸到監控終端;二是通過移動終端設備(如手機),獲取固定監控攝像機對固定地點和場所采集的圖像,如3G監控等。目前,移動監控產品形態主要有:手機(或移動終端)監控、公交車移動監控、車載移動監控(主要為執法車輛)、執法記錄儀、移動單兵設備等。
典型的無線監控系統主要由攝像機部分、傳輸部分、控制與記錄部分以及顯示部分四大塊組成。
攝像部分是無線視頻傳輸系統的前沿部分,是整個系統的“眼睛”。在被監視場所面積較大時,在攝像機上加裝變焦距鏡頭,使攝像機所能觀察的距離更遠、更清楚;還可把攝像機安裝在電動云臺上,可以使云臺帶動攝像機進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轉動,從而使攝像機能覆蓋的范圍更大。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在室外應用的情況下,為了防塵、防雨、抗高低溫、抗腐蝕等,對攝像機及其鏡頭還應加裝專門的防護罩,甚至對云臺也要有相應的防護措施。
無線視頻傳輸部分就是系統的圖像信號通路。一般來說,傳輸部分單指是傳輸圖像、聲音信號。同時,由于需要有控制中心通過控制臺對攝像機、鏡頭、云臺等進行控制,因而在傳輸系統中還包含有控制信號的傳輸。
控制與記錄部分負責對攝像機及其輔助部件(如鏡頭、云臺)的控制,并對圖像、聲音信號進行記錄。目前硬盤錄像機的技術發展得較完善,它不但可以記錄圖像和聲音,而且還包含了畫面分割和切換、云臺鏡頭控制等功能。
顯示部分一般由幾臺或多臺監視器組成。在攝像機數量不是很多,要求不是很高的情況下,一般直接將監視器接在硬盤錄像機上即可。如果攝像機數量很多,并要求多臺監視器對畫面進行復雜的切換顯示,則須配備矩陣來實現。
防災救急的多面戰士
無線視頻監控技術重在無線,利用無線電波來傳輸視頻、聲音、控制等信號,在一些不能布線或不方便布線的情況下可以很快捷地使用無線視頻監控傳輸產品建立起一個無線視頻傳輸網絡。無線監控相對于有線監控綜合成本低、施工簡單、快速、一勞永逸,無須挖溝埋管,特別適合室外距離較遠的場合。就目前來說,無線監控技術除了滿足公共安全建設的需求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民用個人需求。總的來說,大概分為以下三大主要領域:
平安城市等特定行業移動監控需求:此處所指的特定行業用戶主要為平安城市建設、道路交通監控、車載公交系統監控、檢驗檢疫電子監管視頻監控等,這些多為大型化的城域性甚至全國性的行業視頻監控系統。用戶對監控系統的要求不僅包括了有線監控圖像能夠實時看得清、錄像存得好、云臺控制等指令響應得快等,同時還增加了對無線視頻采集(如交通巡邏、平安城市移動巡邏、*移動巡邏與執法等)及移動視頻觀看和控制等應用要求。應該說,當前能夠實現盈利的運營商視頻監控平臺基本都處于特定行業用戶上,特別如政府、金融和電信是視頻監控主要的應用領域,無線監控與具體行業的深度融合將成為網絡視頻監控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
無線監控的建設與環境
基于家庭及民用市場的無線監控:隨著人們對安防監控的意識逐步提高,家庭以及民用安防無線遠程監控服務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家庭安防的發展是人們追求更高生活質量的一種需求,但家庭無線遠程監控用戶對視頻監控的需求相對簡單,主要集中在對視頻圖像服務和報警聯動服務上,而對監控系統的延遲性及存儲并沒有太高的要求。中興力維市場運營總監張慶表示:“隨著3G乃至4G網絡的全面鋪開,終端產品價格的下降以及運營商對個人市場的不斷推動,這一領域的民用市場將備受用戶看好。”另外某些臨時布線會有成本浪費的場景,諸如臨時建筑工地、臨時活動場所、會展中心等也都是無線監控的一大市場。
特殊環境場合的無線監控:無線監控的優點之一是架設靈活,組網方便,特別適合室外或較偏遠場景的應用,如在油田監管、森林防火、生態監管、設施監管(變電站、基站、邊防站、港口)、部分景區監控、油田監管、環保檢測等領域,對于這些特殊行業來說,由于受到地理、環境和工作內容的限制,地域廣、監控點稀疏,有線監控線路戶外架設施工周期很長,維護成本非常高,甚至根本無法實施,此時無線遠程監控則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應用價值。
無線監控說明書
在無線監控系統中,需要實時獲得監控點的視頻信息,并且視頻信息必須做到連續的、不間斷的穩定傳輸。隨著無線監控技術向更高層次的發展,高清、低延遲等等一系列新趨勢對無線傳輸技術的要求也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近年來,星火燎原般的3G,逐步推廣的4G,高開低走的WiMax,強勢雄起的數字微波等一系列新技術的涌現與原來成熟的模擬微波、WiFi、衛星等通訊技術一起構建了一個無線監控傳輸百家爭鳴的態勢,并各有精彩。
無線監控之建設篇
任何技術、任何系統zui終目的都是為人所用,以人為本,乃是核心。建設成本、運營成本密切關系著解決方案的成敗與否。由于GPRS無法滿足人們對視頻監控的要求,故在此不做過多贅述。
首先來看看WIFI監控,采用該種無線監控技術,前期投入稍多一些,主要是一些服務器、路由器、無線AP、交換機、前端設備等的投入費用,而后期運營維護費用幾乎可以忽略,屬于一次性投資,成本相對比較低廉。
微波無線監控與WIFI相比,無線電收發天線還有數字微波主機會帶來更高的成本。但因為同樣沒有運營費用,所以綜合成本不會太高。
3g則與前兩者相反,直接為前端設備加無線模塊就可以實現無線傳輸。但zui大劣勢是需向運營商支付傳輸運營費用,而且這種費用即便采用包月方式,長期算下來,資費也是相對高的。
無線監控之環境篇
WIFI監控適用于室內小范圍或100米范圍內的無線視頻監控,加大發射功率或增加無線網橋,可達到數公里(不同產品有所不同),在辦公室,甚至整棟大樓中也可使用。系統zui大為數十個攝像點,zui大劣勢是只有3個獨立信道。
無線監控的傳輸與未來
微波無線適用于室外長距離傳輸應用,5公里內點對點、點對多點,系統容量zui大為上千攝像點。“微波無線監控不太適合用在城市高樓密布的環境,而適用在城郊或者野外的安防應用,這種比較空曠的地方會比較合適一點。城市現在的電磁干擾是非常嚴重的,你用公共的頻段的話大家都在用。這個過程中造成了電磁干擾特別多,這樣的話調試是非常困難的,這是一個頻點管理的問題。
相較以上兩者,3G監控更適用于攝像點在大區域內移動時的監控,可通過運營商的基站傳輸實現遠程漫游,系統可建設上萬個攝像點。
無線監控之傳輸篇
在這樣一個視頻監控發展騰飛的年代,前端設備無論在價格和技術方面都已逐漸成熟,而視頻監控特別是高清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在傳輸這一環節,線纜的高帶寬讓有線監控不再有后顧之憂,而對無線監控來說,帶寬、同步傳輸容量成為其zui大制約,同時畫質也無法得到穩定的保證。
WiFi傳輸,采用802.11n的話,目前zui大理論值可達300Mbps,足夠傳輸高清視頻圖像,在對清晰度要求越來越高的時代,這是目前其它技術所*的。“WiFi傳輸帶寬相對較大,部署靈活、成本低,但是不適合移動場景,抗*力較弱。”
微波傳輸的帶寬受協議、距離、發射功率和外界環境等因素影響較大,但普遍都達到了40Mbps,不過其zui大的問題是受外界環境影響太大,實際應用中很難達到理論帶寬。
3G網絡的帶寬理論值可達幾兆乃至十幾兆一秒,這也為無線高清傳輸帶來了可能。截至去年年底,3G基站累計達到16.7萬個;中國移動正在加快3G網絡擴容,不過現階段,國內3G網絡的穩定性還是有待觀察,會出現延遲、帶寬不足等問題,相對于國外來說,網絡覆蓋還是相對不夠。另外,3G在實際傳輸應用中,由于安防行業與大眾共同使用這一公共資源,實際無線帶寬通常不會超過1Mbps,一般情況下能達到200kbps已經可以算是網絡環境較好的情況了。因此,這很難讓其在安防領域中得到足夠的重視。
下一代無線監控:4G
全國多城市已進行了4G試點,相信不久我們便會切身地體驗到號稱“會*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4G技術帶來的改變。其實4G通信并不是從3G通信的基礎上經過簡單的升級而演變過來的,它的核心建設技術根本就是不同的,3G移動通信系統主要是以CDMA為核心技術,而4G移動通信系統技術則以正交多任務分頻技術(OFDM)而受矚目。4G技術在傳輸應用上具有很強的優勢:更快的通信速度、更寬的網絡帶寬、更平滑的穩定性。當然這所有的一切都會讓無線高清監控成為必然,而不是可能。據目前試點來看,4G網絡的速度是3G網絡的10倍,下載速度zui高達100M,上行帶寬可達20Mbps,而一般的720P高清監控需要的帶寬每路基本在2~4Mbps之間,這就能很好地滿足高清監控的應用需求。
WiMax
WiMax作為一種新的3G標準,帶寬高達70Mbps,傳輸距離更是達到數十公里。網絡覆蓋面積是3G((TD-SCDMA))發射塔的10倍,只要少數基站建設就能實現全城覆蓋;提供更高速的寬帶接入,能提供的zui高接入速度為70M,是3G(TD-SCDMA)所能提供的寬帶速度的30倍;作為一種無線城域網技術,它既可以將WiFi熱點連接到互聯網中,也可作為DSL等有線接入方式的無線擴展。客觀講,WiMax在的業務發展表現不俗。在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WiMax的鼓吹者玩得如火如荼,然而在中國境內卻吃到尷尬的閉門羹WiMax至今仍未獲得工信部的落地牌照,無法大規模建設網絡基站。它是適用于承載大系統的技術,成本非常高。WiMax和3G、4G一樣的,針對的是成千上萬的用戶。但不排除WiMax其中的一些技術會延伸出來,比如針對高速移動物體的傳輸技術和非視距傳輸的技術。”盡管WiMax未能在國內得到大規模應用,但一些廠商也注意到它的大好應用前景,紛紛開發相關產品,為未來做好準備。
移動終端將扛起應用大旗
移動智能終端,未來的新寵兒
在無線通訊技術特別是3G普及的大環境下,手機已經不再是通訊工具這么簡單了,而是一個功能強大,集通話、短信、網絡接入、影視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個人手持互聯網終端設備。而平板電腦更像是智能手機與電腦的雜交產物,既有著強大的功能,更帶來了便捷舒適的用戶體驗感。隨著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的風靡,無線移動監控將會成為無線監控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基于智能平臺的監控視頻業務將為監控應用帶來新的變化。
用戶利用3G網絡請求遠程監控中心發送視音頻數據進行實時瀏覽和控制,由于3G網絡限制,目前zui多只能支持QVGA分辨率,幀率在5-10幀左右,碼流zui多達到100Kbps,現在大多數業務還只是在固網監控的基礎上,進行無線監控應用的疊加。目前,與用戶的業務系統整合正在進一步深化,移動信息處理能力正在得到逐步增強,可用于*、*、應急指揮、街道巡查以及中小商鋪手機查看客流及商情等。例如,*人員用支持視頻監控瀏覽應用的手機終端遠程查看市容、街道,發現問題時可以快速趕往現場處理;企業管理人員即便出差在外也可以通過iPad遠程監控生產流水線;中小商鋪店主外出時可利用平板電腦遠程查看店鋪經營情況,也可以采用手機視頻對店鋪產品進行客戶宣傳;家長使用手機可遠程看望在幼兒園的孩子,實時活動影像讓家長放心托管;在交通行業,公眾可以用手機查看道路人流車流,有利于出行時方便地調整行車路線,提高出行效率;醫院、銀行等排隊系統讓排隊客戶采用手機查詢排隊狀況,以便隨時掌握時間等等。用戶將真正實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終端的無縫無線監控,因此將更加促使手機無線視頻監控星火燎原。
有線無線共榮互通,實現監控
無論是從技術應用成熟度、網絡完善度、消費觀念,還是運營商經營模式的轉變等,整個無線市場其技術要達到成熟還需要一段時間。
無線監控和有線監控,二者各有其應用特點和技術優勢,無線監控的關注點和應用優勢在于移動性和便攜性,而有線監控則體現在傳輸速度和可靠性。高速、便捷的無線接入網背后其核心支撐作用的必定是規模巨大的高質量承載網格。二者將會進一步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無線和有線的融合是大勢所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www.cmr6829.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www.cmr6829.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免費注冊后,你可以
了解安防行業更多資訊查看安防行業供求信息凸顯安防行業自身價值
馬上注冊會員
-
想快速被買家找到嗎
只需要發布一條商機,被買家找到的機會高達90%!還等什么?
馬上發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