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部分數據都是由數據中心存儲、管理和分發的,而且它們需要大量的資源來運行,因此評估它們的環境足跡非常重要。
我們也認識到,數據中心已經并將繼續在全球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傳統的估計認為,數據中心占全球電力需求的1-2%,隨著對數據存儲服務需求的增加,這一比例預計將在未來五年內上升。政策制定者和環保主義者擔心的不僅僅是能源需求。隨著對云計算需求的增加,數據中心也需要大量的其他資源,包括水。水被直接用于冷卻目的,也間接用于生產可再生能源。
對已經不堪重負的資源施加壓力
研究發現,數據中心20%的水足跡來自受壓流域,而電力則來自水資源緊張的地區。未能評估和解決數據中心的環境足跡可能會給已經緊張的資源帶來更多壓力。應努力減少數據中心的環境足跡。以下兩個解決方案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在設計階段集成解決方案
由于計算設備會產生過多的熱量,因此對冷卻資源的需求巨大。據估計,冷卻所需的功耗占數據中心總能耗的50%。為了減少用電量,專家建議在設計階段就集成解決方案。
熱遏制是建議的設計改進之一,可使溫度分布均勻。在這里,外部空氣直接用于冷卻計算機房。眾所周知,該解決方案可提高電力使用效率,從而減少冷卻數據中心設備所需的能源量。
另一種建議的設計是液浸冷卻。除了巨大的物理占用空間和降低噪音外,該技術還使用介電可生物降解液體來冷卻服務器組件,完全消除了任何房間冷卻的需要。用水量也很少。這種數據中心冷卻利用閉環水系統。1.01的PUE是一個現實數字。
定期監測性能
數據中心可以遵循既定的程序和標準,以確保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遵守這些程序為數據中心提供了一個起點,他們可以不斷監測其性能并進行改進和跟進。監測指標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它可以指示數據中心是否滿足要求,并指出需要改進的領域。
未來五年,數據中心服務需求預計將上升;與此同時,電力消耗預計將增加2.9倍,而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增加3.1倍。整個數據中心行業需要盡一切努力確保通過這些決議來限制和控制預計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