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際團隊將茶葉提取物與化合物混合制出有機量子點,證實這類量子點制程更便宜、簡單且毒性副作用更少,更令人意外的驚喜是,量子點還在實驗中抑制了肺癌細胞生長。量子點(quantum dots)是一種極微小的納米粒子(寬度小于 10 納米),只有人類頭發寬度的四千分之一,由于表現出特殊光學特質而具有廣泛商業應用,從感測器、太陽能電池、電視到手機充電器無一不可,甚至在醫療領域中也大展身手,其熒光性質可用來幫助醫師準確「照亮」腫瘤。
問題是,生產量子點的過程不是那么美好,比如一種膠體溶液合成法(colloidal synthesis),作為媒介的溶液常常由危險的生化物質構成。不過由英國斯旺西大學與印度 K. S. Rangasamy 理工學院組成的國際團隊新研究表明,我們可以利用廢棄茶葉制造出量子點,過程更加無毒且簡單。已知茶葉含有多種化合物,包括多酚、氨基酸、維生素和抗氧化劑等,科學家現在將茶葉提取物與硫酸鎘(CdSO4)、硫化鈉(Na2S)混合制造出鎘量子點;接著研究人員將量子點應用于肺癌細胞成像,想測試它們「照亮」腫瘤的效果如何。
團隊很快就發現,從茶葉提取物制出的量子點可成為化學品制出的量子點的無毒替代品,兩者具有同樣優異的熒光性質;然而最讓團隊驚喜的是,他們沒有預料到這些量子點竟然還抑制了肺癌細胞生長,原因是量子點滲透進癌細胞納米孔隙中,導致 80% 癌細胞死亡。
與使用化學品制成的量子點相比,從茶葉提取物制造量子點是一種更簡單、便宜、毒性更小的方法,《BBC》報導,化學合成的量子點成本落在每微克 250~500 英鎊,但有機量子點成本每微克只要 10 英鎊,而且還意外兼具抑制癌細胞的功用,應用在醫療領域時也不用擔心毒害健康細胞。
肺癌是常見癌癥中存活率的疾病之一,雖然新有機量子點目前只是在實驗室培養皿中抑制了癌細胞,離真正商業應用可能還需幾年時間,但研究團隊正在積極尋找一種能夠將量子點輸送到活體癌癥中的酶,如果一切順利,人體臨床試驗約 2 年后可進行,也許 10 年內我們就可以得到全新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