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4月07日 16:36山東杰魯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點擊量:4
在農村污水工藝改進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因地制宜選擇治理模式:
根據農村區位條件、地理氣候、地形地貌、經濟發展水平、污水實際產生量等因素,選擇適合的治理模式。例如,常住人口較少、居住分散的村莊可采用資源化利用模式,而人口集中的村莊則適合相對集中式或集中式處理模式。
2、科學確定治理成效評判標準:
以改變污水造成的臟亂差狀況和環境污染為導向,實現“三基本”:基本看不到污水橫流,基本聞不到臭味,基本聽不到村民怨言。各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完善成效評判標準。
3、加強設施建設和運維質量管理:
保障污水收集系統和處理設施建設質量,嚴把材料質量關,加強施工監管、檔案管理和竣工驗收。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強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的評估。
4、優化工藝設計:
預處理單元應攔截、去除渣砂和調節水量水質,保障后續單元穩定運行。生物處理單元高效去除污染物,生態處理單元對生物處理單元出水進行進一步凈化。工藝設計參數的選取和計算可參照相關標準。
5、提升管護能力:
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專業公司統一管理,提升管護能力。例如,榮成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智慧調度平臺,實時更新污水處理設施報修信息,提高維修管護效率。
6、多方籌措資金:
建立地方為主、中央補助、社會參與的資金籌措機制,加大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投入力度,積極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
7、強化進展調度與激勵:
各省(區、市)生態環境部門要建立調度機制,定期上報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情況,并對治理成效顯著的地方給予通報表揚,對存在突出問題的進行通報批評。
8、加強農村改廁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銜接:
推廣節水型、少水型水沖設施,減少生活污水產生量。統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廁所革命,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運營。
9、信息化管理:
宜設置區域性信息化管理平臺對周邊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行集中管理,納入平臺統一管理的設施應具備設施設備監管和遠程控制、數據采集儲存和統計分析等功能。
10、污泥處理處置:
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應進行自然干化、機械脫水、堆肥等處理,滿足相關標準后可就近資源化利用,或與農村固體廢棄物協同處理。
下一篇:一文讀懂車聯網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www.cmr6829.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