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RASMC細胞
中文名稱:大鼠主動脈平滑肌細胞
生長特性:貼壁
培養基:DMEM-H +10%FBS(GIBCO胎牛血清)
凍存條件:50%基礎培養基、40% FBS、10% DMSO
RASMC細胞傳代:
1):細胞密度約80%時,吸出原培養瓶中的培養基,PBS緩沖液潤洗細胞兩次,加2~3 ml 0.25% yi酶進行消化細胞(注意根據實際情況,把握消化時間)。
2):鏡下觀察消化情況,在細胞邊緣縮小,貼壁松動時;
(可用吸管吸起些許yi酶輕輕吹打細胞層某處,即可肉眼可見細胞層脫落,或吹打后鏡下觀察吹打處,即消化完成,否則繼續消化)
直接吸掉yi酶,加3~4ml 培養基,輕輕吹打細胞層,把細胞層吹落,吹散。
3):取部分細胞懸液轉移到新的培養皿中,添加適當的培養基,把細胞懸液打勻,于培養箱中培養。
4):注意培養基PH值變化情況,定期換液(每周2-3次),待細胞密度達到80%以后重復1項操作或者凍存。
收到細胞后請盡快更換配套培養基,或自己配置的新鮮培養基(含15%血清),如因特殊情況需要繼續使用原瓶培養基,請在原瓶培養基中額外添加10%的血清(原瓶培養基的繼續使用時間最長不宜超過72小時)。
(網絡信息主針對網絡推廣作用,僅供參考,細胞培養請咨詢細胞庫管理員,以細胞庫管理員提供給您的信息為準,操作前,如果有不明白之處,先咨詢細胞庫管理員,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細胞重編程受到公眾關注,主要是因為它在疾病模擬和醫療保健中的應用。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患者特別能從這一技術中獲益,因為生成神經元的iPS方案要優于其他細胞類型,而且患者神經元通常很難獲取。
(人HT29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人結直腸腺癌細胞)(小鼠mMSC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
目前,細胞重編程技術研究特定基因組突變引起的疾病,因為重編程會重設表觀基因組。盡管有證據表明,iPS技術也能用來研究復雜基因組改變引起的疾病,但目前的模型一般不足以研究異常細胞網絡或動態引發的疾病。
(人WiDr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人大腸癌細胞)(小鼠OP9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小鼠顱蓋成纖維細胞)
近年來,iPS研究發表的數量和速度都很驚人,但這些研究還局限于檢測相對簡單的系統。對于復雜網絡引發的問題或疾病,就需要采用能描述網絡互作的定量技術或者轉基因動物模型。
(人MV522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人肺癌細胞)(人REH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人急性非B非T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細胞)
這些方面的進步將加深我們對重編程機制的理解,有助于早日實現人們對這一技術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