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Burkitt淋巴瘤細胞 Raji細胞培養在臨床診斷中應用
(一)細胞培養在臨床病原學診斷中應用
臨床上多種病原生物如病毒、立克次體、衣原體、胞內寄生的細菌、原蟲等的分離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是通過細胞培養技術完成的,如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新近出現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病毒等就是通過細胞培養發現的。臨床應用微量全血培養技術診斷HIV的感染,已用于兒童HIV垂直感染的早期診斷及可疑感染者的確認。
1. 病毒的分離的常用細胞
對病毒性疾病的病原學診斷,zui可靠的方法是從標本中分離并鑒定出致病性病毒。由于病毒具有嚴格的細胞內寄生性,對病毒的分離培養必須選用敏感的細胞,包括動物、雞胚和細胞培養。目前zui被廣泛采用的方法就是細胞培養技術。用于病毒分離的細胞種類很多,由于不同種類病毒對細胞的敏感性不同,因此首先應根據病毒的種類選擇敏感細胞進行分離培養。細胞的種類按其來源、染色體特征及傳代次數等可分為原代細胞、二倍體細胞及傳代細胞3種類型。但由于原代細胞只能傳1~3代,器官來源、操作繁鎖等問題使該方法應用受限,而二倍體細胞和傳代細胞,由于可以長期傳代、培養方便,故較為常用。
人Burkitt淋巴瘤細胞 Raji細胞培養在臨床診斷中應用2. 體外抗病 效試驗
抗病 效測定試驗分為體內試驗和體外試驗。體外試驗是采用組織細胞培養法來觀察藥物的抗病毒作用。在實驗中要根據藥物的特性來選擇病毒;根據病毒對細胞易感性選擇所用細胞;觀察藥效指標常采用病毒致細胞病變(CPE)情況來判定藥物的抗病毒效果。下面以抗呼吸道病 物為例采用微量細胞培養法介紹藥物體外抑病毒試驗方法。
(二) 細胞培養在臨床腫瘤診斷中的應用
1.腫瘤細胞端粒與端粒酶活性檢測
真核細胞染色體末端含有串連重復的DNA序列,稱為特殊的DNA一蛋白質端粒結構。當正常體細胞分裂時,端粒的末端均會隨每次的復制被逐漸縮短,端粒的定長可能與正常細胞的有限分裂代數(約50代左右)有關,待端粒結構縮短至zui后時,細胞即不再能分裂,這從整體上也限制了機體壽命的長短。原核細胞、真核細胞中的某些種系,很多腫瘤細胞等獲得了不死性,說明它們具有延長端粒的性能,能將新生的重復序列加到染色體的末端,這就是端粒酶(omerase)的作用。人的正常體細胞無端粒酶活性,這些酶的重新活化可能使細胞獲得了無限分裂的能力,故端粒酶的活性檢測,可被作為惡性腫瘤細胞增殖、轉移的潛在標記。
2.腫瘤細胞與細胞凋亡
細胞凋亡是細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條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去結束生命的過程。這是保證多細胞生物個體正常發育、成熟和維持生理過程所必需的。現已知,細胞凋亡作為一種細胞內源性基因調控下的生理性死亡方式,此過程如發生障礙,不僅能成為腫瘤發生的主要機制之一,而且也與腫瘤的治療和耐藥性的形成密切相關。目前認為多種化學結構不同、作用機制各異的抗腫瘤藥物,均可誘導腫瘤細胞逆轉出現凋亡。因此,掌握細胞凋亡的檢測方法,不僅可篩選抗腫瘤藥物,而且可用以研究腫瘤的發生及消亡機制。
3.腫瘤細胞體外藥物敏感性檢測
化學療法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臨床醫師普遍存在著盲目用抗癌藥的情況。為提供合理用藥的科學依據,利用來源于手術切除或活檢組織中分離的腫瘤細胞,進行抗癌藥物敏感性測定,可為臨床醫生合理選擇有效藥物提供參考,現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三)細胞培養在臨床病因診斷中的應用
由于對造血干細胞的研究取得成功,故臨床上利用造血細胞培養作為造血干細胞克隆性疾病的診斷和療效分析的常用方法。造血干細胞約占細胞總數的0.4%,可向多種定向祖細胞分化增殖,所以不同類型的造血干細胞克隆性疾病,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急、慢性白血病(AML、CML)、再生障礙性貧血(AA)、骨髓增生性疾病等,其造血細胞的集落分析均有一定特點,如重癥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骨髓、外周血培養幾乎都無集落形成,可能與混合集落形成細胞(cfu-MIX)培養階段發生障礙有關。另一項專門技術是用來診斷與染色體變化相關的疾病,如判定和發現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異常的綜合征。取自骨髓、外周血、絨毛膜、羊水中胎兒脫落細胞和臍血、皮膚等各種組織,使這些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培養,使之大部分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并停止在分裂中期相,進一步使細胞核體積脹大,以利于進行染色體分析。染色體分析是產前診斷的主要內容之一,此外臨床上更多的是用于細胞遺傳學診斷并成為臨床診斷白血病、判斷預后和觀察治療效果的重要方法學。(見產前診斷、遺傳病實驗診斷等相關章節)。
人Burkitt淋巴瘤細胞 Raji細胞培養在臨床診斷中應用 (四)在臨床實驗診斷中對細胞培養技術應用的評價
1.培養技術繁雜,需具備一定的實驗條件才能開展。
2.細胞培養技術在某些方面的應用是不可替代的。如分離培養病毒等細胞內寄生的病原體。
3.細胞在體外培養,由于環境及條件的局限性,應避免將體外培養細胞的實驗結果機械地看作體內同種細胞性狀的必然反映。如體外篩選的抗病 物或抗腫瘤藥物,在體外有效不等于在體內就一定有效。
4.細胞培養技術的臨床應用方興未艾,地、市級以上的醫院里應積極創造條件建立細胞培養實驗室,開展對病毒、腫瘤等實驗診斷工作,以體外實驗結果輔助體內的各項檢查。
5.細胞培養技術與分子生物學技術、信息學和計算機技術等結合,在細胞水平與分子水平之間互動,在研究生命活動規律和診斷疾病方面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供應細胞查詢:
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3T3-Swiss albino細胞
人肺癌細胞A549 [A-549]細胞
中國倉鼠卵巢細胞(二氫葉酸還原型缺陷型)CHO/dhFr-細胞
中國倉鼠卵巢細胞K1(亞系克隆)CHO-K1細胞
小鼠T淋巴瘤細胞Cyc-Tag(S49)細胞
人前列腺癌細胞DU 145 [DU145;DU-145]
小鼠骨髓細胞FDC-P1細胞
大鼠垂體瘤細胞GH3細胞
小鼠垂體瘤細胞GT1-1細胞
人胚腎細胞293 [HEK-293;HEK293]細胞
人宮頸癌細胞HeLa細胞
小鼠胚胎成骨細胞前體細胞MC3T3-E1細胞
人乳腺癌細胞MCF7 [MCF-7]細胞
人乳腺癌細胞MDA-MB-231細胞
人乳腺癌細胞MDA-MB-435S細胞
人乳腺癌細胞MDA-MB-453細胞
小鼠神經母細胞瘤細胞與大鼠膠質母細胞瘤細胞之融合細胞NG108-15 [108CC15]細胞
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NIH/3T3細胞
人惡性多發性畸胎瘤細胞NTERA-2細胞
小鼠睪丸畸胎瘤細胞P19細胞
人卵巢畸胎瘤細胞PA-1細胞
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PA12細胞
人胰腺癌細胞PANC-1細胞
大鼠腎上腺嗜鉻細胞瘤細胞PC-12 [PC12]細胞
人成骨肉瘤細胞Saos-2細胞
人神經母細胞瘤細胞SH-SY5Y細胞
人卵巢腺癌細胞SK-OV-3 [SKOV3]細胞
人骨肉瘤細胞U-2 OS [U2OS;U2-OS;U-2OS]細胞
小鼠血細胞WEHI-3 [WEHI3]
小鼠成纖維細胞Φ2細胞
人橫紋肌肉瘤細胞A-204細胞
人肺腺癌細胞Calu-3細胞
非洲綠猴腎細胞(SV40轉化)COS-7 [COS7]細胞
人腎癌Wilms細胞G401細胞
人肝癌細胞Hep G2 [HepG2]細胞
人包皮成纖維細胞HFF細胞
人早幼粒急性白血病細胞HL-60細胞
人骨肉瘤細胞HOS細胞
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細胞K562細胞
人前列腺癌細胞LNCaP細胞
人乳腺癌細胞MCF 7B細胞
小鼠紅白血病細胞MEL細胞
人急性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細胞MOLT-4細胞
人胚肺成纖維細胞MRC-5細胞
人小細胞肺癌細胞NCI-H209細胞
人Burkitt淋巴瘤細胞Raji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