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突破大口徑可見光成像望遠鏡的液晶自適應系統關鍵技術。該項技術利用液晶校正器數萬象素的優勢,有效彌補了目前自適應光學系統驅動單元密度低難于匹配4米以上大口徑可見光成像望遠鏡的缺陷,對我國空間目標探測與識別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長春光機所研究員宣麗及其研究團隊針對液晶系統能量利用率不足15%、閉環校正頻率不足30Hz的問題提出一系列創新性解決方案,發明了開環控制的雙校正器自適應光路、適用于大規模集成電路驅動的毫秒級快速響應液晶校正器的制備技術以及基于液晶校正器的湍流波前重構與快速補償技術,有效解決了偏振光損耗問題,解決了DSP數據處理器集成度與液晶系統不相適應的問題。突破了能量利用率與校正頻率低的瓶頸,已授權發明13項,發表SCI論文80余篇,單篇被引用74次(ISI)。查新表明,該成果能夠匹配5米口徑可見光望遠鏡,能量效率與校正速度的綜合性能超過了液晶自適應系統水平。
此項成果已被列為某2米可見光成像望遠鏡的配套自適應系統。研制成功后,該臺望遠鏡將成為世界*臺液晶自適應望遠鏡,也將是大的可見光跟蹤成像望遠鏡。若將此成果延展至10米口徑的天文望遠鏡上,將對太陽黑子活動、星體形成與衰亡過程的觀測研究具有重要推動意義。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