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安光所衛星載荷大氣成份探測系統工程樣機通過驗收
4月11日至12日,大氣成份探測系統工程樣機通過驗收測試,這標志著該項目在關鍵技術攻關上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光所科研人員排除缺乏航天載荷研制經驗的困難,克服了各種問題,經過一年多的科研,終于完成了三個衛星載荷的工程樣機關鍵技術攻關工作。大氣成份探測系統是安光所承擔的*航天載荷項目,包括三個載荷任務:“大氣主要溫室氣體監測儀”、“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和“大氣氣溶膠多角度偏振探測儀”。大氣成分探測系統利用主被動相結合的光學遙感探測技術,隨著衛星在軌飛行實時獲取并記錄飛行路徑上一定范圍內飛行高度下的CO2、O3濃度,大氣污染氣體(SO2、NO2等)濃度,大氣氣溶膠光學性質和微物理性質等信息,由此獲取綜合大氣環境信息。項目主要應用于大氣環境科學和氣象科學研究、氣候變化研究、大氣污染突發事件應急、大氣云和氣溶膠特性研究等領域。
驗收專家組對測試細則進行了質詢和討論,對測試項目定義,測試方法和流程等進行了明確后,達成了共識。他們一致認為,測試項目設立科學合理,測試方法、流程可靠有效,并結合三個載荷的光譜分辨率、信噪比、偏振測量精度等十多項技術指標的現場測試結果,對載荷的性能指標表示滿意。總體單位肯定了安光所科研人員的工作成績,并提出下一步應做好工程樣機的電接口聯試、力學試驗和真空實驗工作,為工程樣機轉階段奠定技術。參與測試的用戶單位專家也希望安光所科研人員進一步完善后期的反演算法和能力建設工作、加強合作,努力將應用需求和研制性能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為將來實際應用做好籌備。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