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補償導線只是把熱電偶的參比端延長,起到移動參比端位置的作用,延伸后的參比端溫度應當恒定或配用本身具有參比端溫度自動補償的裝置,否則仍可能因新的參比端溫度變化引起測量誤差。 比如在儀表盤內接線時,由于常用盤裝顯示器、記錄儀本身因通電而發熱,使其接線端子處的溫度高于儀表盤接線端子處的溫度。當熱電偶的補償導線引進儀表盤后,如果將其接到儀表盤的接線端子上,而儀表盤的接線端子與儀表接線端子間用銅線連接,則因上述溫差存在將造成測量誤差。所以=將補償導線跨過儀表盤的接線端子直接與儀表的接線端子相連。對早期配熱電偶的動圈式儀表來說,有5Ω、15Ω兩種線路電阻的要求,當熱電偶安裝地點離動圈表較遠時,或采用分度號K、N、E、J、T等包含有銅鎳材料的補償導線時,其線路電阻較大,選用時要注意選較大截面的補償導線。
同稱為鉑銠-鉑的熱電偶有R、S兩種分度號,分別代表鉑銠13-鉑和鉑銠10-鉑熱電偶,前者在國內應用較少, 但其熱電勢較大所以目前國內市場前面講了這么多,都是說要用補償導線去補償熱電偶參比端溫度,但在常用熱電偶中,分度號B的雙鉑銠(鉑銠30-鉑銠6)熱電偶是一個例外,它沒有的補償導線,或者換一句話說,在實際應用中,它一般沒有必要使用補償導線。
補償導線是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包括常溫0)具有與所匹配熱電偶熱電動勢相同標稱值的一對帶有絕緣層的到導線,用他們連接熱電偶與測量裝置,以補償它們與熱電偶連接處的溫度變化所產生的誤差。
對于銅帶屏蔽的電纜只需將型號中的P3改寫成P2即可,如KX-FP2F即是氟塑料絕緣銅帶繞包分屏蔽氟塑料護套普通級K分度熱電偶用補償電纜。
還有一些特制的聚四氟乙烯薄膜與玻璃絲復合絕緣及護套的高溫補償電纜,絕緣電阻:當周圍空氣溫度為15-35℃,相對濕度不超過80%時,補償導線成品線芯間和線芯與屏蔽層間的絕緣。.絕緣層及護套機械性能:絕緣層和護套的抗拉強度≥12.5N/m㎡,伸長率≥125% 。阻燃性能:根據用戶所需可以符合GB12666-1990A、B、C補償導線及補償電纜外形尺寸和計算重量Ⅰ帶屏蔽或鋁塑復合帶的電纜外徑略大于無屏蔽層的電纜Ⅱ即有分屏蔽也有總屏蔽的電纜外徑略大于只有分屏蔽的電纜Ⅲ只有總屏蔽的電纜外徑略小于只有分屏蔽的電纜
使用方式:與s型熱電偶自由端的連接要方便可靠;保護套管應能保證熱電極與有害介質充分隔離。組成熱電偶的兩個熱電極的焊接必須牢固;兩個熱電極彼此之間應很好地絕緣,以防短路;非標準化熱電偶在使用范圍或數量級上均不及標準化熱電偶,一般也沒有統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場合的測量。
s型熱電偶冷端的溫度補償由于熱電偶的材料一般都比較貴重(特別是采用貴金屬時)而測溫點到儀表的距離都很遠,,為了節省熱電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補償導線把熱電偶的冷端(自由端)延伸到溫度比較穩定的控制室內,連接到儀表端子上。必須指出,熱電偶補償導線的作用只起延伸熱電極,使熱電偶的冷端移動到控制室的儀表端子上,它本身并不能消除冷端溫度變化對測溫的影響,不起補償作用。
各種s型熱電偶溫度與熱電動勢關系的分度表都是在冷端溫度為零時作出的,因此,用熱電偶測溫時,若要直接應用熱電偶的分度表,就必須滿足t0=0℃的條件。這樣,不但不是0℃,而且也不恒定,因t0此將引入誤差。消除或補償所能夠這個誤差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零度恒溫法熱電勢修正法溫度系數法冷端補償器法Pn結補償法冷端延長線法。
補償導線的作用:要了解熱電偶的溫度補償問題,就要從熱電偶的原理作手,現只談談與之相關的熱電偶閉合回路的總熱電勢和中間溫度定則。前者說明了:對于已選定的熱電偶,當參比端溫度恒定時,則總的熱電動勢就成測量端溫度的單值函數。即一定的熱電勢對應著一定的溫度,而熱電偶的分度表中,參比端溫度均為0度。但在應用現場,參比端溫度千差萬別,不可能都恒定在0度,這就會產生測量誤差,這就是熱電偶要進行溫度補償的原因。在實際應用中常把熱電偶的參比端稱為冷端。
NCHFF46RP、SC-HFF、SC-HFFR、SC-HFFRP、SC-HFFP、SC-HFF46、SC-HFF46R、SC-HFF46P、SC-HFF46RP、SC-HFGP、SC-HFGRP、SC-HFGR、KC-HFF、KC-HFFR、KC-HFFRP、KC-HFFP、KC-HFF46、KC-HFF46R、KC-HFF46P、KC-HFF46RP、KC-HFGP、KC-HFGRP、KC-HFGR、KX-HFF、KX-HFFR、KX-HFFRP、KX-HFFP、KX-HFF46、KX-HFF46R、KX-HFF46P、KX-HFF46RP、KX-HFGP、KX-HFGRP、KX-HFGR、EX-HFF
帶鎧電纜的作用:用于傳輸電能、信息以及電磁能量轉換的電工用線材產品。
電纜敷設:細這方面也不是規定太死,線徑主要是看負載情況定.直埋電纜主要注意的是埋地環境從而所選取的保護.具體你可心參考下面的資料強電范圍本工藝標準適用于10kV及以下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電氣安裝工程的電力電纜敷設。
施工準備:設備及材料要求: 所有材料規格型號及電壓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有產品合格證。 每軸電纜上應標明電纜規格、型號、電壓等級、長度及出廠日期。電纜軸應完好無損。 電纜外觀完好無損,鎧裝無銹蝕、無機械損傷,無明顯皺折和扭曲現象。油浸電纜應密封良好,無漏油及滲油現象。橡套及塑料電纜外皮及絕緣層無老化及裂紋。 各種金屬型鋼不應有明顯銹蝕,管內無毛刺。所有緊固螺栓,均應采用鍍鋅件。其它附屬材料:電纜蓋板、電纜標示樁、電纜標志牌、油漆、汽油、封鉛、硬脂酸、白布帶、橡皮包布、黑包布等均應符合要求。
主要機具:電動機具、敷設電纜用支架及軸、電纜滾輪、轉向導輪、吊鏈、滑輪、鋼絲繩、繩、千斤頂。絕緣搖表、皮尺、鋼鋸、手錘、扳手、電氣焊工具、電工工具。無線電對講機(或簡易)、手持擴音喇叭(有條件可采用多功能擴大機作通訊聯絡)。
作業條件:土建工程應具備下列條件:預留孔洞、預埋件符合設計要求、預埋件安裝牢固,強度合格。電纜溝、隧道、豎井及人孔等處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結束,電纜溝排水暢通,無積水。電纜沿線模板等設施拆除完畢。場地清理干凈、道路暢通,溝蓋板齊備。放電纜用的腳手架搭設完畢,且符合安全要求,電纜沿線照明照度滿足施工要求。直埋電纜溝按圖挖好,電纜井砌磚抹灰完畢,底砂鋪完,并清除溝內雜物。蓋板及砂子運至溝旁。設備安裝應具備下列條件變配電室內全部電氣設備及用電設備配電箱柜安裝完畢。電纜橋架、電纜托盤、電纜支架及電纜過管、保護管安裝完畢,并檢驗合格。操作工藝:工藝流程:直埋電纜敷設→鋪砂蓋磚→回填土→埋標樁準備工作→ 水平敷設電沿支架、橋架敷設→ →掛標志牌垂直敷設埋標樁→管口防水處理→剝麻刷油→掛標志牌。準備工作:施工前應對電纜進行詳細檢查;規格、型號、截面、電壓等級均符合設計要求,外觀無扭曲、壞損及漏油、滲油等現象。電纜敷設前進行絕緣搖測或耐壓試驗。1kV以下電纜,用1kV搖表搖測線間及對地的絕緣電阻應不低于10MΩ 3~10kV電纜應事先作耐壓和泄漏試驗,試驗標準應符合國家和當地供電部門規定。必要時敷設前仍需用2.5kV搖表測量絕緣電阻是否合格。紙絕緣電纜,測試不合格者,應檢查芯線是否受潮,如受潮,可鋸掉一段再測試,直到合格為止。檢查方法是:將芯線絕緣紙剝下一塊,用火點著,如發出叭叭聲,即電纜已受潮。電纜測試完畢,油浸紙絕緣電纜應立即用焊料(鉛錫合金)將電纜頭封好。其它電纜應用橡皮包布密封后再用黑包布包好。放電纜機具的安裝:采用機械放電纜時,應將機械選好適當位置安裝,并將鋼絲繩和滑輪安裝好。人力放電纜時將滾輪提前安裝好。臨時聯絡指揮系統的設備:線路較短或室外的電纜敷設,可用無線電對講機聯絡,手持擴音嗽叭指揮。高層建筑內電纜敷設,可用無線電對講機做為定向聯絡,簡易作為全線聯絡,手持擴音喇叭指揮(或采用多功能擴大機,它是指揮放電纜的設備)。在橋架或支架上多根電纜敷設時,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事先將電纜的排列,用表或圖的方式劃出來。以防電纜的交叉和混亂。冬季電纜敷設,溫度達不到規范要求時,應將電纜提前加溫。
電纜的搬運及支架架設:電纜短距離搬運,一般采用滾動電纜軸的方法。滾動時應按電纜軸上箭頭指示方向滾動。如無箭頭時,可按電纜纏繞方向滾動,切不可反纏繞方向滾運,以免電纜松馳。電纜支架的架設地點應選好,以敷設方便為準,一般應在電纜起止點附近為宜。架設時,應注意電纜軸的轉動方向,電纜引出端應在電纜軸的上方。直埋電纜敷設:清除溝內雜物,鋪完底沙或細土。電纜敷設電纜敷設可用人力拉引或機械牽引。采用機械牽引可用電動絞磨或托撬(旱船法電纜敷設時,應注意電纜彎曲半徑應符合規范要求。人力牽引示意機械牽引(托撬)示意圖 電纜在溝內敷設應有適量的蛇型彎,電纜的兩端、中間接頭、電纜井內、過管處、垂直位差處均應留有適當的余度。鋪砂蓋磚:電纜敷設完畢、應請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及施工單位的質量檢查部門共同進行隱蔽工程驗收。隱蔽工程驗收合格,電纜上下分別鋪蓋10cm砂子或細土,然后用磚或電纜蓋板將電纜蓋好,覆蓋寬度應超過電纜兩側5cm。使用電纜蓋板時,蓋板應指向受電方向?;靥钔痢;靥钔燎?,再作一次隱蔽工程檢驗,合格后,應及時回填土并進行夯實。 埋標樁:電纜的拐彎、接頭、交叉、進出建筑物等地段應設明顯方位標樁。直線段應適當加工工業設標樁。標樁露出地面以15cm為宜。直埋電纜進出建筑物,室內過管口低于室外地面者,對其過管按設計或標準圖冊做防水處理有麻皮保護層的電纜,進入室內部分,應將麻皮剝掉,并涂防腐漆。電纜沿支架、橋架敷設:水平敷設敷設方法可用人力或機械牽引。電纜沿橋架或托盤敷設時,應單層敷設,排列整齊。不得有交叉,拐彎處應以大截面電纜允許彎曲半徑為準。不同等級電壓的電纜應分層敷設,高壓電纜應敷設在上層。同等級電壓的電纜沿支架敷設時,水平凈距不得小于35mm。垂直敷設。垂直敷設,有條自上而下敷設。土建未拆吊車前,將電纜吊至樓層頂部。敷設時,同截面電纜應先敷設低層,后敷設高層,要特別注意,在電纜軸附近和部分樓層應采取防滑措施。自下而上敷設時,低層小截面電纜可用滑輪大繩人力牽引敷設。高層、大截面電纜宜用機械牽引敷設。沿支架敷設時,支架距離不得大于1.5米,沿橋架或托盤敷設時,每層少加裝兩道卡固支架。敷設時,應放一根立即卡固一根。電纜穿過樓板時,應裝套管,敷設完后應將套管用防火材料封堵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