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市場的日益增加和國產產品質量的逐步提升,制定我國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信電纜標準顯得日益迫切。“這是我國*次制定通信電纜標準,整個制定過程其實非常不容易,我們是經過反復溝通、協商,才zui終實現零的突破。”吳正平介紹說,當我國在IEC*次提出要制定同軸通信電纜標(ZR-DJF4PGPR22計算機電纜)(創聯石油)準時,就遭到了國外的反對。zui終,中國巨大的
亨利集團-安徽亨利儀表電纜有限公司
站在世界前沿的技術實力,終于讓我國成為了該系列標準的起草者。孰料,在接下來的標準制定中,中西文化的差異,又使得標準制定的具體文本等方式,遇到了巨大的阻力,甚至一度有擱淺的危險。銅帶結構的電纜,敷設時的彎曲半徑應不小于電纜外徑的12倍,其他電纜敷設時的彎曲半徑應不小于電纜外徑的6倍。識別和長度標記:電纜外表有*性識別標記,標記間隔不大于1m,標記內容有:導體標稱截面、線對數量、電纜型號、制造廠廠名代號及制造年份,長度標記以間隔不大于1m標記在外表面上。電纜允許在環境溫度-40℃~50℃的條件下固定敷設使用,敷設時的環境應不底于0℃
銅帶結構的電纜,敷設時的彎曲半徑應不小于電纜外徑的12倍,其他電纜敷設時的彎曲半徑應不小于電纜外徑的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