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邦景實業有限公司>>技術文章>>研究結果揭示了癌癥負擔在哪里
過去25年來,澳大利亞的癌癥發病率有所增長,而癌癥引起的死亡人數卻在穩步減少。這是早些時候在線發表在《Asia-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亞太臨床腫瘤學雜志)》上的一篇研究得出的一些研究結果。
與任何其他疾病類別相比,癌癥對澳大利亞人的健康產生了zui大的總體影響,每兩個澳大利亞人中就有一人罹患癌癥,每五個澳大利亞人中就有一人在85歲之前因癌癥而去世。澳洲醫療及福利學會(Australian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Welfare)根據其所掌握的癌癥數據集和定期報告發布了一份該國癌癥發病情況的快報,其中包括對發病率、死亡率、存活率以及全國癌癥篩查項目參與情況的統計數據。
該研究提供了自2007年以來的信息、1982年至2007年的發展趨勢以及對2010年的預計值。2007年,澳大利亞共發生了108368例新發癌癥病例(不包括皮膚的基底細胞癌與鱗狀細胞癌)以及39884例癌癥死亡病例。男性zui常見的癌癥是前列腺癌,而女性zui常見的癌癥則是乳腺癌。迄今為止,肺癌是引起男性和女性癌癥死亡的zui常見原因。
在觀察趨勢的時候,研究人員發現1982年至2007年期間,對于男性和女性而言,每年診斷出的新發癌癥病例數量一直增長,人口老齡化和數量增長可以對此做出解釋。自1982年至20世紀90年代,女性的總體癌癥發病率持續增長,而在此之后,發病率則維持相對穩定的趨勢。自1982年至1994年,男性的總體癌癥發病率持續增長,隨后發病率則有所下降,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再次開始增長。從1982年到2007年,男性和女性的癌癥死亡率穩步下降,因此,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多種癌癥的五年存活率實現了顯著增長。
該報告揭示了近年來癌癥發病率與死亡率的某些差別。zui顯著的是,澳大利亞原住民的癌癥總體發病率要低于非原住民的澳大利亞人,而前者的癌癥總體死亡率則要高于后者。更多的晚期診斷、更少的癌癥治療以及更多數量的其他疾病可能造成了澳大利亞原住民的更高死亡率。
為了介紹澳大利亞癌癥負擔的情況,作者們將其研究結果推測至2010年,他們指出,去年預計將會診斷出113700例新發癌癥病例(不包括皮膚的基底細胞癌與鱗狀細胞癌)。在這些新發病例當中,將會有63200例男性病例與50500例女性病例。相比于2007年所診斷出的新發癌癥病例的數量,這意味著男性病例增長2%,而女性病例增長9%,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齡化與數量增長。2010年,預計男性的前列腺癌、腸癌與皮膚黑色素瘤以及女性的乳腺癌、腸癌和皮膚黑色素瘤將會繼續成為zui常被診斷出的癌癥。
研究人員還研究了澳大利亞全國乳腺癌、宮頸癌和腸癌篩查項目的參與率。從2007年到2008年,超過160萬的女性通過“澳大利亞乳房普查(BreastScreen Australia)"項目進行了乳腺篩查,這意味著50到69歲目標年齡組的女性的參與率為55%。與此同時,超過360萬的女性參加了全國宮頸篩查項目,20到69歲目標年齡組的女性的參與率為61%。另外,2008年近280000人(占受邀人數的40%)參加了全國腸癌篩查項目。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