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梅姬臺風發威前夕,一早大雨滂沱,冠捷科技集團總裁宣建生取消到美僑俱樂部打網球的慣例。
他走進中和總部大樓,身穿和全球顯示器地位極不相襯的Uniqlo平價黑絨布西裝外套,外套里是他的招牌藍襯衫。
“就一件深藍襯衫,沒有什么淺藍、寶藍,而且他的西裝大概都一個樣子。這是他的特色,不花俏、專注,”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日燦形容。
采訪意外從顏色開啟。“所以我很藍羅,”宣建生帶著胡適小圓眼鏡,聽友人形容自己,鏡片后的眼神,流露一抹玩笑興味。有一種書生的優雅。
他掌舵冠捷,企業如人,專注執著于顯示器領域。不但超越三星成為全球電腦顯示器代工霸主,又在三年前買下飛利浦顯示器部門,霸主地位更穩固,全球每三臺顯示器中有一臺出自宣建生之手;今年上半年又超越日本索尼,成為全球第三大液晶電視組裝廠,僅次于三星、LGE。
這半年,個性低調的宣建生,卻將冠捷推向鎂光燈。
他操刀冠捷多起合資案,虎虎生風。包括上下游整合考慮,和全球第二大面板廠韓國LGD合資五千萬美金,在福建福清成立顯示器廠;又和友達聯手拓展歐美,在波蘭、俄國、巴西設組裝廠、后段模組廠。十月,又取得飛利浦在中國的品牌授權,壯大冠捷在中國的電視品牌事業,快明年底就會將品牌事業切割上市。
如今冠捷營業額達110億美元,中國從北到南有六個廠,歐美到明年有四個廠,全年預估七千萬出貨量,是全球前五大面板廠緊抓不放的大出??凇?br />
“這么大動作結盟,是因為競爭對手群創并了冠捷面板的合作伙伴奇美?“飛回中國臺灣出席研討會,宣建生抽空上洗手間,出來就被媒體大陣仗包圍。他只笑笑回答,“產業上下游競合,在未來是常態。”
宣建生接受天下專訪時透露,群創和奇美合并的時間,群創總經理段行建(現奇美電執行長)和奇美董事長廖錦祥就給他打過電話,“我給自己的解釋,是承認這個現實。全球化之后,今天結盟的對象是你朋友,隔天他去結盟的對象,可能就是你的敵人,這是一個無奈的生物鏈的發展。”
宣建生曾說過一句名言,“喝牛奶不必自己養乳牛”。冠捷始終只單純做顯示器組裝,靠著用來調節庫存的自有電視品牌AOC,掌握上游關鍵零件面板的價格,如在操作期貨般如火純青。
新奇美則自己養乳牛,自家面板供自家組裝廠。“自己不養乳牛,就和很多農場主人作朋友,所以冠捷是和多面板廠結盟的組裝廠,”DisplaySearch總經理謝勤益分析。
宣建生善于為處于劣勢的自己,找出路。早年苦日子的歷練,讓他懂得,生存不能獨善其身,靠自己努力外也要懂結盟。
2%的關鍵實力
攤開冠捷股東結構、合資案,宣建生以低于2%的持股,卻能周旋于大股東中國電子(CEC)、荷商飛利浦、日本第二大商社三井物產、新奇美之間穩穩掌握經營實權,又能和韓國LGD、友達合資,彼此關系競爭又合作。
“日本財團三井、中國央企中國電子,滿手現金,卻不隨便投資,但他們卻都信任擔任專業經理人角色的宣建生,”謝勤益說。
從九七年冠捷到香港上市募資、到引入北京市企業京東方、央企中國電子當大股東,宣建生一直都是持股不超過2%的專業經理人。
一名顯示器界主管觀察,相較于郭臺銘創業家、大股東身分,走路有風,帶人自然霸氣,“老郭的哲學是爭權奪利是好漢,旗下各BU的山頭斗爭的很厲害,但冠捷氣氛不同,宣建生像儒將,專業經理人,帶兵講求合作,”這名主管分析。
宣建生十九歲之前,生活在共產黨統治下的紅色中國,嘗盡顛沛流離,同輩的中國臺灣企業家,沒人有他曾以生命如此“貼近中國”的經驗。
黑五類的修煉
宣建生七歲時,國民黨籍的父母逃到中國臺灣,把他留在中國陪祖母。他堂伯是蔣介石的警備司令宣鐵吾,他七歲就被打成“黑五類”。
小學才畢業,宣建生就被迫讓出升學名額,獨自到鄉下養豬,早上四點就要起床煮豬食。他為了賺錢養家,曾夜里挑燈賣茶葉蛋。剛開始他用雞蛋,和其它賣茶葉蛋的攤子沒什么差別,幾天下來全部變庫存,只能吃到自己肚子里。他回家苦思,想改用體積大的鴨蛋,還把蛋殼敲裂放入鹵汁煮透,產品就和同業有了差異化。他又研究路線,找出人潮出沒的點擺攤,降低茶葉蛋庫存。這些成了他日后教育業務員的教材。
“我是被逼出來的。沒人幫你,你得有耐力、有毅力、有智慧,”宣建生有很深的危機意識,“不時時刻刻有危機感,等你醒過來,太晚了,你已經被淘汰。”
到線和中資跳舞
宣建生對中國特殊的情結,在眾臺商蜂擁南進設廠時,他卻大膽西進。
一九八八年,宣建生擔任電視廠中國臺灣埃德蒙海外總裁,公司被美國告傾銷而虧損累累,他知道中國臺灣沒條件再做電視,忍痛關廠,切入當時隨著電腦產業崛起的顯示器組裝。便和股東以私人名義設廠在當時福建省省長賈慶林、福州市委書記轄下的福清。
“很多臺商是間接和中國企業交手、在中國租一塊地玩自己的事業,但宣建生是身在線上和中國國企交手,”黃日燦說。
冠捷至今大股東,一直是中資,早期是北京市京東方,現在則是中國電子控股的長城科技、長城電子,一占就是三六%。
早年冠捷在福清,遇上南部沿海走私泛濫,產品運輸到北方,通關時間難掌握。宣建生決定引入北京市企業京東方的資金,在北京成立顯示器組裝廠,還讓京東方當大股東持有五八%股份。
冠捷內部員工很擔心,公司會不會被鳩占鵲巢,自己成為中國企業的打工仔。宣建生安撫員工,“我十九歲才從大陸出來,我了解他們。”
“我只是易地而處,想他和冠捷合作,可以得到什么?你看中電,有冠捷一一○億美元的營收挹注,成長率達三○%,這對一家央企的KPI有幫助,”宣建生輕描淡寫,卻顯露他掌握股東需求。
“冠捷股東結構一直變化,大股東從京東方變中國電子,宣建生始終是實際經營者,沒被取代,”資策會產業分析師戴鴻鈞說。
不喜歡輸 就用智慧勝出
不只中資,冠捷各國董事和合資者之間的信任橋梁,也是宣建生。
“能干的經理人,在不同的狀況,能有不同的作法,他覺得對的事情,他會很執著,”精誠資訊董事長黃宗仁觀察。
宣建生為了液晶電視量日大,決定和第二大面板廠韓國LGD合資,鞏固面板料源。但董事會上,兩位飛利浦來的董事,力勸宣建生放棄,因為和韓國人合作挑戰太高。
“我是不太肯認輸的人,你愈是不看好,我愈要做給你看,”宣建生向LGD執行長權瑛秀說,“我沒選擇,我一定要這個合資成功。”“為什么?”權瑛秀對宣建生的堅持感到不解。宣建生說,“我要讓我的股東驚訝!”
宣建生為了合資順利,體貼的找來中國朝朝鮮族廚師,做韓國泡菜給LGD派駐在廈門合資廠十多個研發人員吃。遇到冠捷干部抱怨韓國人強悍,不聽建議,“你趁他吃泡菜的時候,跟他談嘛,”宣建生會轉個彎溝通來達成目的,身段柔軟,卻意志堅定。
成大同屆的老友佳格董事長曹德風,是宣建生打網球的好友。網球場上,個頭不高的宣建生,體育細胞好,常指導友人打球、幫忙選球具,大家都叫他“老師”。“比賽時,他不讓人的,吊小球吊的厲害,我只好一邊喘、追著球跑,一邊罵老師”,和宣建生一起打了二十多年網球的曹德風吐老友的槽。
經營企業如競技。以前股東單純投資,如同打網球,一來一往,偶爾吊顆小球般單純。現在多家合資廠,不同企業文化間需要摩合,而是有進、有退、參雜花式的拉丁探戈,對宣建生而言,挑戰比過去任何一段時候都大。
“我喜歡挑戰,不喜歡沉悶。假如事業做到后,想不出什么新挑戰可做,恐怕我該退休了,“六十七歲的宣建生,還在線使勁的舞著探戈。
(文章來源:《天下》周刊)